刘军连预约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47810.html要问宋代最好的诗人,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答案。“诚斋先生”杨万里;此山居士范成大;易安居士李清照等,但要问其中拥有最高武力水平的诗人,仅此一人—“词中之龙”辛弃疾,一位以诗人被人们所熟知的武将,他身上有什么故事呢,我们接着往下讲。公元年,天下早已在风雨动荡中哀嚎,西夏,南宋,金,吐蕃,蒙古,大理在华夏大地之中争夺唯一的正位。其中南宋与金的斗争更是激烈非凡。在此之前的靖康之乱,金人破北宋,给了宋代王朝和宋朝百姓无比的打击,在金人掠夺的土地上,辛弃疾出生了。虽然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在金国任职,但心中不满与不甘的种子早已在金人破城之时扎根于灵魂深处。辛弃疾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一心只想驱除金人,收复山河,正如他诗中提到的那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如此。南宋时期版图在弱冠之年后,年纪轻轻的辛弃疾就开始了对金人的反抗,组织了两千多人的队伍参加了耿京的起义队伍。在耿京的带领下起义军高歌猛进,从金人的手中夺回了山东。可是起义军的未来却在此时发生了变化,在与南宋商议归宋事宜时,起义军中出现了一个叛徒—张安国,他杀害了耿京,带着一部分人投降了金人。辛弃疾知道后怒发冲冠,于是有了著名的50人战5万人的勇闯金营的事件。那一夜,黑夜的掩饰下一支50骑的队伍悄悄靠近金营,而金营内则是歌舞升平,觥筹交错,好不热闹,根本没看到复仇的火焰即将烧到自己的身上。张安国在金营中畅快喝酒,对自己的升迁感到无比高兴,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疾恶如仇的老同事会来到此,或许他也想到过,但是有什么好害怕的,这里可是有五万军士,有谁能阻止自己的荣华富贵呢。风呼啸,马蹄声,呐喊声,刀光剑影,只见一支队伍冲破营帐,抓到了才投降的张安国,又如空中幻影一般消失在了天际里,营中军士还没有反应过来,整个行动就已经结束了。由于辛弃疾在起义军的表现十分亮眼,引起了当时宋朝皇帝宋高宗的注意,自此25岁的辛弃疾走上了仕途的道路。怀着一腔热血,刚当上大宋公务员的辛弃疾就迫不及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向领导提出了许多的建议,欲挂帅出征,光复大宋。可是大宋领导不仅过惯了安逸舒适的生活,又害怕打仗会让自己的金饭碗丢掉,不断以各种理由拒绝出兵。不仅如此一心报国的辛弃疾也成为了高官眼中的阻碍,不断被弹劾,从此辛弃疾再也无法回到梦寐以求的沙场。就这样过了一年,两年,十年,直到满头华发,忧愁不堪却报国无门。正如辛弃疾之后写的《丑奴儿》所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年少不知道什么是忧愁,为了写词强行说自己的愁;到老了之后,心中已是忧愁遍布,但心中的愁苦已经无疑言表,到嘴上就只有今天天气不错了。在忧愁中辛弃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本是武力天赋与智力天赋点满的一生,却在平凡中离世,他曾很努力地去改变这个世界,他也拥有这与之匹配的实力,可是一个人想改变这个世界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没有天时,地利,人和大事不可成。辛弃疾的一生都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他未曾放弃过,永远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他还是曾经那个少年,容颜虽老,少年之志不老。正如诗中所写“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意思的人物,不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