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已露面角色简析

左盼右盼,雪中终于上了。可以说这是网文里超级IP,拥趸无数。从选角开始就话题不断。作为看过几遍原著的我,只有默默祝福:改编成功,拍的精彩。昨日鹅厂刷新6集,看后可谓一声叹息。

最大的跳戏之一,在花絮中未曾注意:北凉!!北凉王,北凉马,北凉铁骑!咋就非得改成“北椋”!北地苦寒,邻塞外北莽,一个“凉”字,把气候的冷,战争的苦,人心的坚,铁骑的硬均有体现。一个北凉,让人直接联想到其悲凉壮阔。

然特意查了“椋”这个平时不常用的字。释义有二,①广东广西沿海的一种树。②欧洲北美洲的一种鸟。来来,特么哪个是北方有的物件儿??就为了不与历史实际有过的名字重合?太矫枉过正了吧。再者北凉北凉,既然片中也说了北凉军驻守三州,那咋地连凉州也不配出现了?凉州,陵州,幽州加上后来的流州,各有其用。把北凉王府放在陵州,实在没看出来意义何在,完全没必要,只会让人皱眉。

上面这个若非原著粉,感觉不到,会觉得我太吹毛求疵,其实看这种剧,我一向的诉求非常简单:不求还原,只要精彩。只要改编拍出来的剧情逻辑说得通,故事好看,就会不吝赞美。看《雪中悍刀行》几集,不得不说,时时在脑中跳出的原著,还是会影响到看剧,前几集出现了不少人物,随手举几个例子:

北凉王徐骁,北莽老太太心心念念之人

1、徐骁

北凉王徐骁马踏六国,征伐无数,外号“人屠”,不光灭国,还传首江湖,将偌大江湖也干的稀碎。老家伙这辈子就对子女和善,仅对徐凤年任打任骂,且因伤病瘸了一条腿,被朝堂政敌背地叫“徐瘸子”。这是最压缩的徐骁素描。

胡军不错,选出来时就觉得挺符合。当然有网友说李雪健老师更适合(参考当年饰演的张作霖),但李老年岁已高,这种高强度的剧集不参与也好。可是,徐瘸子呢?徐骁看儿子大步走来,我还退回来看了一次,这是对瘸子有所避讳?那张译在多个剧里饰演的瘸子怎么说?

徐骁说“我看有很多新面孔,教教他们家训。”然后管家对一群下人说:“只要老爷不被少爷打死,都不需管。”我能想象编剧加这段时的洋洋自得:多画龙点睛,多有包袱儿。可是,刚说了,徐骁只对徐凤年如此,除了家人和嫡系,其他人死绝了徐骁都不会多看一眼!若非铁血,怎能掌管北凉三十万大军几十年,你让管家跟一群新人说这种家训??试问徐家上下谁敢教,谁敢听!此等加戏不仅无趣,实属画蛇添足。

剑九黄,再少俩门牙就更贴切了

2、老黄

原著老黄着墨不算多,但对徐凤年影响深远,原著仅强调了几个元素,爱喝黄酒,抱个木匣(内有九剑),没有门牙,佝偻身子,跟世子历练(要饭)三千里。后挑战王仙芝败亡。寥寥几笔,让这个人物贯穿整个作品。

本剧中,老黄一集的戏,恐怕比原著所有描述都多。编剧给了一个诙谐,有点碎嘴子的人设,幸好演员把握的不错,我一度眼花觉得这个演员是范明,神态和表达真有些像。不算突兀,可接受。

又美又帅的白狐脸

3、南宫仆射(白狐儿脸)

胭脂评天下第一美人,冷若冰霜,雌雄难辨。我不知道阅女无数的世子徐凤年是怎么看待一个“男人”有那种起伏的胸肌的,也不知道张天爱那两绺如丝云鬓是哪种男人才会留的。硬装着看不出也无可厚非,可是打戏真是有点一言难尽:刷!突进,噗、噗、噗、噗、噗、残影,刷!人飞开。真是有点90年代武侠电影既视感,只是,即便那个年代,拍武侠片的多少有点功底。可当镜头聚焦在张天爱起飞、落地、收势,尤其是特写下,威亚吊动的摆动,脚下的虚浮绵软就太明显了。在一个强调拳拳到肉(真实打击感)的当下,用一种拍西游记的手法。只能说花絮里张天爱这段残影还挺帅,放在完整的剧里,武侠不武侠,仙侠不仙侠,处理的不算理想。

BUT,扮相确实很美很飒!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留给你们吧

4、姜泥

让我想起某包子版小龙女。作为胭脂评天下第二美人,让徐凤年念念不忘,不惜一切代价要保护的女人,就这?好吧,容貌审美各有所爱,算是我的偏颇。说说演技,总结就是有点过,情绪表达,表情传递都有些过于用力。反而不切实际。

姜泥是大楚公主,自小养在王府,无力找徐骁报仇(骨子里恐惧),只能找一切机会试图杀掉更容易接触的徐凤年,不想日久生情最终历尽千辛万苦终成眷属。原著里姜泥的人设就不讨喜,甚至很招人烦。影视表达上,招人烦做到了,但设计的桥段不合逻辑——姜泥是抓来的俘虏,徐骁并不把她放心上,梧桐苑的丫鬟们更是不拿她当回事儿。

北凉王府戒备森严,连武功高手都寸步难行。一个不会功夫的小女孩穿着夜行衣拿着刀靠近远游归来的世子……她是徐骁私生女吗??谁会放任这种行为出现!王府里除了徐凤年,没有一个惯着她,更何况放任姜泥刺杀世子!

在听潮湖钓鱼,姜泥当着众人面挤眉弄眼表达对徐凤年的不屑与厌恶,要知道她当时紧挨着的红薯青鸟都是徐凤年贴身死士,身手高绝,只要她对世子稍有不敬,这些人有的是法子惩治她,所以原著里所有姜泥的报复行为,除了内心演绎小剧场,就是在与徐凤年独处时。这丫头是单纯,不是无所畏惧一心求死的傻子!

这聪明伶俐的徐龙象哟

5、徐龙象

生具龙象之力,有些痴傻。这个角色是我觉得挺简单的,但演的效果不好。之所以说简单是因为有范本——《琅琊榜》里飞流。雪中原著描述徐龙象,瘦弱黑黄,不爱说话,只念着大哥徐凤年。其实小演员荣梓杉要能参考吴磊的飞流,还原度就会极高。可惜演的还是太灵了,加上《隐秘的角落》的腹黑加成,整个人设就全变了。当然,不是不能变,还是要编得圆,改得合理。

前门侍卫褚禄山。。。

6、褚禄山

禄球儿,对徐骁徐凤年死心塌地,对外杀人如麻恶行昭彰。是徐凤年小时起一起玩到大最亲近的人。绰号“褚八叉”(双手交叉八次即可成诗),外表肥胖彪悍下,是军略无双,文采飞扬,加上面对徐骁的听话,面对世子的阿谀,面对属下的沉稳,面对敌人的凶残,是一个非常复杂立体的角色,极具魅力,演好了非常出彩。

当今演艺圈对身材的卷已经有些畸形,导致几乎没有太胖的演员,比如《鬼吹灯》各个系列的胖子,找来找去找不出个真胖子。本剧刘天佐是较少的胖子演员之一,诠释的台词,表达也看得出参照了原著。只可惜,只演出了一个大傻子。瞪着眼装傻充愣。很难想象后面表现跟上面描述能贴合,对付用吧。

7、大戟士

首先,又是个玩文字游戏的地方。西楚西垒壁战役,几十万大戟士尽墨,西楚亡。士,士兵,士气。侍,侍奉,侍从。几十万当世最强的战士,一字之差,变成了龙妈旗下的无垢者。此处也不太理解为何要改,还是字幕配错了。毕竟“北椋”是故意为之都刻在王府牌匾上了。大戟士除了字幕还未见其他。

西楚是离阳王朝前面的中原正统,文化中兴之地。本剧上来一队带着军旗的大戟士装扮比北莽还北莽。好吧就当是乔装。大模厮样截杀徐凤年,被南宫仆射全部击倒还可以爬起来耀武扬威的追,直追到陵州地界。若是这种智商,怎么在当年西垒壁活下来的呢?

且不论原著中,世子游历三千里,褚禄山调动大批人马暗中保护,老黄更是剑术高手。就以本剧来说,光天化日在人家地盘截杀北凉王世子,还面对毫无胜算的南宫挡在身前。这送人头送的也太莫名其妙了。

第一纨绔徐凤年就想问问这眉毛帅不帅

8、徐凤年

最后说说徐凤年。其实张若昀这些年真是进步颇多,早年在《雪豹》还是文章的小跟班,如今可以自己挑大梁了。这哥们不算帅,镜头特写眼睛还一大一小。但古装扮相看着挺舒服。在上线的几集,对角色的把握挑不出啥大毛病,算是看剧一大欣慰。不过,如何让人跳出《庆余年》范闲的印象,是接下去的重点,毕竟虽都是古装戏,可不是抗日神剧,千篇一律就行。

综上,实景拍摄很美,演员表现参差不齐,武打设计更像舞打,剧情改编一般。不忙着弃,再看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