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还算英武,但他立的皇太子司马衷却是个不通世事的笨蛋。
当时朝廷上下,人人都对此心知肚明,大臣们无不忧虑晋朝的未来,晋武帝有时也对这个宝贝儿子的能力也并不看好。
有一次,他想考校太子,就拿出一些国家大事让太子裁决,这位未来的皇帝自然是什么都不知道。
最后是太子的老婆贾南风让太子左右的人帮他作出答案,再让他抄写一份,然后交给晋武帝看,“武帝览而大悦”,这才让太子顺利过关。
虽然暗地里谁都知道太子是个笨蛋,可那些深知晋武帝心意的大臣们,在公开场合却一直恭维太子“聪明英断”。
只有一个叫和峤的大臣很坦白对晋武帝说:“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而季世多伪,恐不了陛下家事。”
和峤是曹魏后期至西晋时期的名臣,字长舆,历任尚书、太子少保等职,他对钱财看得很重,但对皇帝却刚直不阿,所以晋武帝一直很信任他。
他嘴里说的所谓“淳古之风”只是“愚蠢”的一种委婉说法。
司马炎听了和峤回答后,默然不语。
俗话说,老婆是别人的漂亮,儿子是自己的聪明,谁喜欢人家说自己的儿子愚蠢呢?更何况是富有四海的天子?
虽然和峤不看好太子,但晋武帝没有放弃,于是,就有了《世说新语·方正》中记载的这则小故事:
和峤为武帝所亲重,语峤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还,问“何如”?答云:“皇太子圣质如初。”
这故事是说,和峤在评论太子后不久,晋武帝就对和峤说:“太子近来好像有些长进,你到东宫再去看看究竟。”
于是他奉命去看望太子,出来后,晋武帝问怎么样?
和峤还是那个不懂转弯的死脑筋,他老实向武帝回报:“皇太子圣质如初。”
用通俗直白的话来说就是:“皇太子还和从前一样蠢。”
晋武帝让他再去看看太子再评论,本来就是想给这位直得不能再直的和峤一个台阶:别再对太子评头品足说三道四,我的儿子怎么会是个蠢货呢?
可和峤的回答让晋武帝再次无语了,可以想象晋武帝当时的心情。
这位蠢太子后来登基成了晋惠帝,从他上位开始,西晋就开始由治变乱,由盛转衰,他最大的政绩就是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连以给皇帝贴金为能事的正史也不得不给他“抹黑”,《晋书》中说他:“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纲纪大坏,货赂公行,谗邪得志。”
听说天下百姓成批饿死的时候,这位“有淳古之风”的晋惠帝说:“何不食肉糜?”
惠帝晚年还得意地责问和峤说:“卿昔谓不了家事,今日定云何?”
和峤的回答真让人哭笑不得:“臣昔事先帝,曾有斯言,言之不效,国之福也。”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当今的段子:
有个官二代学生,成绩在班上长期倒数第一,打架耍赖又总是列前茅。
学校校长对该生的班主任说:“这名同学一直表现‘突出’,期末评语不能写得让他家长扫兴。”
既不想违心,也不想惹麻烦,班主任便在期末总结一栏中写道:“该生成绩一直稳定,动手能力尤强。”
从昔日的“圣质如初”,到今天的“成绩稳定”,古今其实都差不多。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一书。
作者戴建业被誉为“国民教授”、“别人家的老师”,深受网民及年轻人的喜爱。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魏晋名士言行风貌的小说。
戴建业在《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中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解读这一文学珍品,向大家描述了一个真实的魏晋时代,值得喜欢历史的读者细细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