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志史记货殖列传人物志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010261.html

《史记.货殖列传》是首次在中国正史中记录商人的事迹与商业思想,笔下记录的几个历史人物亦可视为中国商人的鼻祖,以下我们来认识一下史记里面几位富可敌国的商人。

1、范蠡[lí](陶朱公—商贾鼻祖)

范蠡对经济规律的认知超出了那个时代,放在如今普遍大多数老百姓对经济规律的认知也未必比得上范蠡。

越王勾践在山穷水尽的时候起用了范蠡,范蠡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使越国在短短十年内富国强兵,最终灭掉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范蠡主要提出的以下几个经济观点:

I、强兵必先富国,富国必先了解物资,了解物资必先认识供求,认识供求必须了解市场行情;

II、旱时备船,涝时备车,未雨绸缪,在需求最弱时积攒筹码;

III、每六年一丰收,每六年一干旱,每十二年有大饥荒,经济具有周期性,当下所说的大周期正指于此;

IV、政府主动调控物价,让供需双方都有利可图,保持商品与货币的流通,维持市场的流动性;

V、物贵返贱,物贱返贵,商品价格具有波动性,高卖低买及时止损。

范蠡提出的经济观点跟当代的经济政策原则基本吻合,所以说时代在变物质在变但人其实没怎么变。

范蠡协助勾践完成雪耻后便离开越国,来到了他认为是当时天下中心的陶邑[yì],便改名换姓,改成我们现在熟知的商贾鼻祖陶朱公。运用他对经济规律的超凡认知与用人之道,十九年间三次赚得千金之财(相当于现在过千万身家),更可贵的是两次分财于贫困乡里与宗族兄弟。“这就是所谓人富了后喜欢爱做善事”,司马迁这个评价带有点讽刺的意思,但无论怎么说作为正史商贾第一人,范蠡做了一个优秀的历史表率就是为富要仁。

范蠡像

2、子贡(首位网红打造者)

这里司马迁暗藏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到底是孔子成就了子贡还是子贡成就了孔子?子贡从孔子那毕业后不仅当过卫国的官,还善于经商。在孔子七十多个门徒里子贡最为富有,而某些高徒却穷得开不了锅。子贡所到之处,与当地诸侯都是行宾主之礼而不是主臣之礼,可见富则生贵。而孔子走访天下不都是子贡一直在资助辅助么?只能说互有因果各取所需罢了。孔子因子贡的赞助四处讲学而名扬天下,而子贡也因孔子名气越大而生意越做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

这也可以理解当下很多企业家富了之后就喜欢去搞很多学术头衔和社会职务经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了。

子贡像

3、白圭(商战投机奇才)

白圭深谙市场周期规律,奉行巴菲特所说的“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总在行情低迷时候大胆入手,在周期轮动时卖出获利,古时候资讯非常闭塞而且经济周期运行得很慢,能如此大胆做出交易决定的人不得不让人佩服。所以他自己也说道自个的生意经,大概意思是“商机稍纵即逝,智慧不能随机应变的,勇气不能果断的,仁德不能取舍的,意志不能坚守的,不可能成为好商人。”而且白圭这人不好享受,生活非常简朴,大概他是找到交易中的乐趣多过获利的结果吧。

白圭像

4、乌氏倮(羊毛出在猪身上,商业贿赂第一人)

乌氏倮乡野人士,就是个大牧场主,但秦始皇让他的地位与封君同礼。他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把养的牲口买了换彩宝进贡戎王,然后戎王把十倍有余的牲口又赏赐了给他。这事不仅兵不见血刃帮秦王解决了边疆戎乱而且还把自己富了一把,不知道他动机是出于自保还是心机,但两边都能讨好实在是高。

5、寡妇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寡妇清一直守着先祖留下来的朱砂矿,还经营妥善造福一方,不仅守住了家业还守住了自己,秦始皇欣赏她给她立了个女怀清台,这也算是贞节牌坊第一人。

不分男女,这些故事都响应篇幅一的因富则贵的道理,司马迁看得是比较透彻。

《史记.货殖列传.人物志》到此结束。

史记全册正版书籍淘宝¥59¥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