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教授谈个人传记之

人物传记是人物志的主体,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二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即真实性和文学性)“人物传记”中的“人物”都是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名人(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甚至艺术家等)。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它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普通的人物传。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

我国历代的大作家、大诗人都非常重视学识与写作的密切关系,并有所论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诗须识高,而非读书则识不高;诗须力厚,而非读书则力不厚;诗须学富,而非读书则学不富。……识见日益高,力量日益厚,学问日益富,诗之神理乃日益出。”这些话都强调指出了学识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写作者的学识既要博,也要专。如茅盾所说:“诵读要博,研究要专。”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尤应先注意博,然后再求专。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之所以能成为有巨大贡献的作家,是和他们的博学多识分不开的。

写作者应该是学者。当代小说家王蒙曾提醒人们注意中青年作家的“非学者化”的问题。张贤亮对此深表同意,他说:“写人生,没有哲学修养作基础,写社会,没有政治经济学理论作基础,写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生活,没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正像要当外科大夫却不精通解剖学一样是靠不住的。”“作者理性的整体应该是完整的、深刻的,对他的劳动对象应尽可能地全面熟悉,而要做到这点,不仅需要有很多经历、丰富的生活,而且需要广博的学识。”(《写小说的辩证法》)因此,一个初学写作者,他在打基础的时候,就要把“诵读宜博,研究宜专”作为努力的目标,尽量地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库存,并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总结前人的经验,可以把学识对于写作的作用,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强化作者的思想、意识和感情;第二,增进作者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素养,提高写作主体的学识水平;第三,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以备写作的需要。

初学写作者怎样进行学识储备呢?

写作者进行学识储备,主要有以下两条途径:

1、活的知识的储备

一个写作者,首先要从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个人遭遇等方面储备知识。茅盾曾经将《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书赠青年作者徐重庆。这副对联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是,客观世界的诸般事物都能洞察明白就是“学问”,对现实生活的“人情世故”都很熟悉、通达,就自能“化”之为“文章”。为了储备活的学识,就应该如鲁迅指出的那样,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2、书本知识的储备

书本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一个作者要储备知识,是离不开读书这条途径的。有人问宋代的欧阳修,文章怎样才能写得好?他答道:“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回忆他的写作经历时说:“老师平日讲得少,而且讲得简单,他唯一的办法是叫学生多读书,多背书。当时我背得很熟的几种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巴金论创作》)科学家、学者更是把读书看作他们治学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从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收集材料。他批判地阅读和研究了各种浩如烟海的理论著作、工作年报、议会记录,所读过和摘录过的书籍多达种以上。凡是和他研究的内容有关的学科,例如农艺学、农业化学、实用经济学、实用工艺学、科学技术史,甚至解剖学,复簿记等等,他都仔细地钻研过。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广博的学识,然后加以艰苦的科学研究,他才能写出《资本论》这部“工人阶级的圣经”。

以上两条途径,不能截然分开,应该将活的知识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储备,使二者互相补充、相互作用和互相渗透。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出生于河北秦皇岛。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冯志亮先生是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冯志亮先生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余部,《中华姓氏家谱》三百余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