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怕晚年凄凉。
无人问津、无人依靠,孤独死去,甚至连收尸的人都没有。
这样的晚年生活,想想就让人觉得害怕。
而著名才女作家张爱玲的一生,却是以这种悲惨凄凉的方式结束的,一如她悲剧的人生一般。
01被忽略的童年
张爱玲的身世背景,好过大多数人,曾外祖父是晚清著名大臣李鸿章,祖父张佩纶,也是晚清鼎鼎有名的重臣。
这样的资本积累,让张爱玲一家根本不愁吃、不愁穿。
祖上的财富能继承,可本事才学这东西,不是老子想给,儿子就能继承的。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好的本事没学到,吃喝嫖赌倒是样样精通。
整日沉迷于鸦片,工作也没有一个,就想着吃祖上留下来的老本。
张爱玲的妈妈黄逸梵,也是豪门贵族出身,与张志沂的少年暮气不同,黄逸梵艳光四射。
黄逸梵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学习的是西方思想,接受的是自由独立的女性观念。
一个是封建瘾君子,一个是新时代女性,张志沂和黄逸梵之间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
这样的错误,又是张爱玲和弟弟,一生悲剧的源头
生下女儿、儿子后,黄逸梵就跑去欧洲留学了。
在她穿着比基尼晒日光浴的时候,张爱玲和弟弟,在家里无依无靠。
生理学上的父亲,整日忙着和妓女相好,根本不管张爱玲姐弟。
有一次,无法走脱的张志沂,甚至带着张爱玲,去相会妓女,根本不在意女儿的想法。
父亲的无视放养,母亲的冷漠抛弃,让年幼的张爱玲从小就养成了一副沉默清醒、孤僻淡漠的性子。
黄逸梵留学回来后,和丈夫张志沂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不堪忍受的她搬出了家门。
这段悲剧的婚姻,最后以张志沂的再婚结束。
黄逸梵彻底解脱了,可张爱玲,还没有。
父亲再婚后,继母对张爱玲极为苛刻,那段时间,张爱玲开始缺衣少食。
后来,备受折磨的张爱玲,还被继母诬陷打人,尽管百般解释,无理的父亲还是狠狠地把她打了一顿。
这一打,差点把张爱玲打死。
伤口还没好,她又不幸地患上了肺炎,如果不是一位老妈子去给黄逸梵报信,张爱玲估计都熬不过那几天。
妈妈的帮助,让张爱玲的生活不再那么拮据,可是这样的帮助,却充满了冷漠。
黄逸梵是一个没有母性的妈妈,在她心里,孩子,根本没有她自己的快乐重要。
把张爱玲接回来的第一天,黄逸梵就明确告诉张爱玲,只会给她花多少钱。
剩下的,她就全然撒手不管了。
还好张爱玲自己争气,以远东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英国伦敦大学。
这个时候,她的文学天赋也已经充分展现,可惜的是,因为战乱,伦敦大学她没能去成。
后来,张爱玲入读香港大学文学系,在校期间,张爱玲的学习成绩极好,几乎门门功课都能拿到第一。
妈妈爱自己,不爱她,这件事,张爱玲是知道的,所以她尽可能地少跟妈妈接触。
穿最便宜的大褂,省一切能省下来的钱,这是张爱玲的傲气。
一个教授,看张爱玲过得拮据,特意奖励了张爱玲一笔钱,可是这笔钱,最后却被黄逸梵输得精光,一点也没剩。
后来经济独立,张爱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还妈妈钱。
辛酸的童年经历,让张爱玲把人性看得极为通透。
她笔下的男性人物,大多都是丑陋、病态、风流成性的形象,而女性,也往往都是悲剧结局,令人唏嘘。
这样的创作特色,来源于父母悲剧的婚姻生活,也来源于,她自己那一段可悲的人生。
02不幸还是不幸
张爱玲是不幸的,不管是童年经历,还是婚姻爱情
第一个让张爱玲痴迷,甚至不顾一切的人,是胡兰成。
遇到胡兰成那年,张爱玲才24岁,虽然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高达14岁,但张爱玲,还是爱得不可自拔。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中开出花来。”
这句著名的话,完全概括了张爱玲在这段感情中的低姿态。
可惜的是,张爱玲的低姿态,并没有换来胡兰成的一丝怜惜。
曾经那个许愿与张爱玲“结为夫妇”的胡兰成,却在短短时间内,劈腿护士小周。
不久后,又和范秀美纠缠在一起。
胡兰成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和张爱玲好好过。
撩拨张爱玲,和撩拨小周、范秀美没什么区别,对他来说,都是为了一时的新鲜感。
即使这样,张爱玲也没想过要和胡兰成分开,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她把自己低到了尘埃里。
后来,胡兰成被全国痛骂汉奸,张爱玲也依然不忍舍弃这段感情,即使她知道,当时的胡兰成在逃跑时,还死性不改,到处沾花惹草。
真正爱一个人的时候,即使他是垃圾、是渣滓,张爱玲也是爱得痴狂。
但死心的时候,张爱玲也能狠下心来,断绝一切往来。
她和胡兰成这段纠缠多年的感情,最后留给她的除了一身的伤,还有难以愈合的痛。
离开胡兰成的张爱玲,后来曾遇到过一个名叫桑弧的导演。
只是,这段感情还没来得及发芽,就被桑弧的哥哥掐断了,他看不起张爱玲。
情场上的接连失意,让张爱玲深感痛苦的同时,也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
《红玫瑰与白玫瑰》、《传奇》、《流言》……一个个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在她最难过的时期产生了。
不久之后,39岁张爱玲又结识了比她大29岁的赖雅,几个月后张爱玲怀孕了。
从小就饱受折磨的她,不愿意接受这个孩子,她担心自己会像妈妈黄逸梵一样。
她的担心放在心里,赖雅的冷峻却摆在脸上。
赖雅严肃又强硬地告诉张爱玲:“这个孩子,你不能留,我不想要!”
即使自己也不欢迎这个孩子,但是赖雅的冷酷还是让张爱玲伤了心。
这次堕胎,张爱玲是一个人去的,没有人陪伴,连手术费,都是自己出的。
但即使这样,张爱玲还是选择和赖雅结婚,不管怎样,赖雅对张爱玲还算是一个踏实靠谱的人。
婚后的生活,过得也确实很幸福安稳,赖雅承包了家中大大小小的事物,给张爱玲创造了一个极佳的写作环境。
然而好景不长,年岁已大的赖雅,在结婚后,就接连两次中风,有一次还跌断了股骨。
这样的遭遇,让赖雅在死前两年,还瘫痪在床,什么事都做不了,就连大小便,也全要张爱玲照料。
为了给丈夫治病,张爱玲不得不一边写作,一边带着赖雅四处寻医问药。
然而到这里,张爱玲的不幸,还没有结束。
赖雅死后,张爱玲更加孤僻了,连门都不肯迈出一步。
为了给赖雅治病,张爱玲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她不得不住在贫困区的一个破旧小房子度日。
阴暗狭窄的生活环境,让张爱玲染上了跳蚤,即使后来治好了身体上的病,她心里却依然摆脱不了那密密麻麻的跳蚤。
为了摆脱这种可怕的“噩梦”,在张爱玲晚年,她连续搬了好多次家。
从一个破旧房间,搬到另一个破烂不堪的房间,此时的她,不再被人追捧,人们不再喜欢她的小说。
无所事事的张爱玲,只能躲在阴暗破败的小房间里,看着电视打发时间。
那时候,她的房间又脏又乱,地上到处扔满了卫生纸。
等到大家再一次听到她的消息,她已经去世了。
穿着她最爱的赭红色旗袍,躺在铺有灰蓝色毯子的行军床上,她本想体体面面地离开世界。
但等到好友发现她时,张爱玲已经去世7天了。
身体发肤,早已腐烂发臭,不堪到极点,一如她那不幸的人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two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