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后人,四岁让梨,辱骂曹操,满门抄斩,抛尸街头!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孔融,他是孔子的第十九世孙、太山都尉孔宙的儿子。这小孔融应该是三国时期成名最早的小孩了,为什么呢?
因为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世说新语笺疏》注引《续汉书》记载:孔融四岁时候,与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亲奇怪地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理应该拿小的。”
孔融的族人因而另眼看他,觉得他是不一般的小孩子。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这个小孔融不过是有礼貌而已,但是古人对此很迷信。既然他的族人如此重看他,那么他到底有何不同常人之处,有取得了什么不同常人的成绩吗?
纵观孔融一生,大致如下:
第一件事:救名士张俭。
张俭得罪中常侍侯览,密令州郡捉拿张俭,张俭因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好友,就逃到孔褒家里避难,孔褒不在,但孔融在,当时年仅16的孔融就收留了孔褒。此事被传为美谈,孔融因此名气很大。
第二件事:志大才疏,目光短浅,惨杀谋士。
孔融长大后,并没有他族人期待那样,干出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开始只不过做了一个北海相。刚好当时黄巾起义,义军四起。孔融就召集士兵,把大家聚集到一块纸上谈兵讲怎么打仗,然后又跟各州郡写信联系,策划怎么攻打黄巾军。后来做了青州刺史的时候,他手下的谋士就劝他结交曹操或袁绍,但孔融认为袁绍和曹操都是会篡汉的人,怕结交他们玷污了自己的名声,干脆把劝谏的谋士也杀了。
第三件事:得罪袁绍,不会打仗,抛妻弃子,狼狈逃跑。
袁绍得知孔融是个迂腐的笨蛋,又看不起自己,就派自己的儿子去攻打孔融,孔融不会打仗,兵败在亲兵的保护下只顾自己狼狈逃跑,丢下老婆和两个儿子替他全部送死。
第四件事:指使祢衡,击鼓骂曹;曹丕娶甄宓,孔融辱曹操。
孔融被袁绍打败之后,狼狈不堪,无处可去。曹操便不计前嫌,以汉献帝名义召孔融来许都做官。虽然如此,孔融依然不愿与曹操为伍。他指使狂生祢衡跑到衙门击鼓,然后把曹操骂了一顿。但曹操大度,并未斩杀祢衡。
接着官渡之战,袁绍兵败。在攻下冀州的时候,曹丕娶了袁熙的老婆甄宓。孔融就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知何意,遂问,孔融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曹操心里很生气,但是也没追究,孔融因此名气更大了。
第五件事:胡说八道,目中无人,终遭横祸。
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年9月26日)孔融被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处死,并株连全家,这年孔融五十六岁。孔融死后,抛尸街头,整个许昌无人敢为其收尸。
之前,京兆人脂习,与孔融相好,曾劝诫孔融性格太过刚直。等到孔融被害时,许昌没有人敢为其收尸,
其实孔融这个人的一生,还是挺有意思的,且非常具有启示意义。
第一:不要让类似让梨这样的小事膨胀了孩子的整个心。
第二:不能把空名声当做一切。
第三:要根据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
第四:就算心里瞧不起某些人,比如曹操和袁绍,但是不要说出来。
第五:不要伤害帮助你的人。孔融杀了自己的谋士,既残忍又愚蠢。
第六:在别人屋檐下的时候,做人谦虚,不要太嚣张,给自己带来横祸是小事,不要累及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