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版水浒传,为什么我说它太过于简陋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

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如果不是金圣叹一支笔勾勾画画,就不会只剩下七十回的版本被抬得那么高。金圣叹只是一个逞口舌之快的文学评论家,自己并没有文学创作的切身经验,评论总是要比自己创作痛快多了。七十回本的确是《水浒传》里最精彩的前半段,都是各位好汉上梁山之前的经历居多,类似于一个纯粹的武侠社会。如果不是李雪健、丁海峰等几个演技派演员撑起来98版《水浒传》,43集的这个版本因删改的那些情节,一些致命弱点就暴露出来了。

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浒传》,故事最完整,反映的是一个完整的市井社会,各种阶层人物的世态生相都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出来,像一幅世俗生活的画卷,类似于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果像金圣叹那样仅凭个人兴趣来做删改,恐怕就变成了一部充满江湖恩怨的武侠小说,主要人物就会失去描绘他自身的各种层次感的,——人物往往就需要经过与别人的对比才能显示出复杂的内涵来,而且人物也不可能都生活在你一个评论者的理想主义笔下,他们就需要活在一个完满的社会里才能得以展示自己的个性。

如果说前七十回的英雄好汉都是站着的,充满了反抗与叛逆精神的,随心所欲的,那么后五十回在招安的旗帜下,英雄好汉不再是站着的了,为了功名利禄而开始下跪,也只能跪着才能活下去,这就是一种规制内(体制内)生活的人生悲剧;而悲剧本身就是社会大背景下的幕后操纵者所建构起来的体制困境,以及个人走上了抗争命运又最终仍然失败的不归路,这是文艺作品足以震撼世人心灵的底本。

金圣叹曾经多次放言《水浒传》是古往今来最好的文学作品。爱之愈深、恨之愈切,不惜腰斩了后五十回,称之为古今第一才子书;再狗尾续貂,加了一章卢俊义的噩梦做结。即便是最接近施耐庵原著的一百回本,也不被他放在眼里。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毫不客气,鲁迅就批评过金圣叹腰斩水浒是昏庸之举;即便是最没有脾气的胡适,也认为腰斩水浒、画蛇添足缺乏科学的依据。

对于水浒英雄,鲁智深、林冲、武松都是脍炙人口、见仁见智的人物。林冲的确只顾自己的功名利禄(官位,可以参考果戈里的短篇小说《一个公务员之死》),自私而内敛,凭着自己的一身好武艺,还能做到忍气吞声,简直是一种修炼成仙的懦夫境界,代表的是市井社会里绝大多数苟且于世、混迹于体制内甘愿接受官家饭碗的人,整整代表了一个忍辱偷生的官僚社会阶层,而且这一阶层还有不少人拼命地削尖了脑袋要挤进来;他们之所以接受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当然就有他们一整套为人处世的道理;他们之所以退出体制内,也是忍无可忍,到了终于无须再忍的地步,也有他们不再苟且的道理,毕竟有点血性的话,谁都可能有自己的忍耐底线。

鲁智深身为提辖军官,是从体制内出来的,在北宋崇文抑武的体制环境下,自由散漫,颇有侠气,喜欢打抱不平,也最有社会正义感。社会正义指的就是我们日常对于侠客必须具备所谓的侠义精神。要说梁山好汉中的绝大多数,平时讲的也只是哥们义气,而碰上了世间不平之事,也只有花和尚鲁智深义愤填膺,奋不顾身,锄强扶弱的境界最高,从体制内退往三界之外的僧佛寺庙,又从僧佛坐禅的世界里落荒而逃,落草到了二龙山;而历经了人世间形形色色的不平之事以后,又遵照了智真长老奉送的几句谒语,精气神都回到了寺禅之间,坐化圆寂了。可谓有始有终。

再看武松。施耐庵老先生在整部小说里给予了武松最长的叙述篇幅,显然也是非常偏爱这位人气英雄的。武松是一位我们身边的英雄,他的侠义,是始于自己身边亲人或朋友遭受到的不公不义之事,起初也难免有点被哥们义气遮住了眼(谁都难免有自己的缺点,有缺点的英雄才是真英雄),进而推进到了斗杀贪官,客观上在为自己同侪报仇雪恨的同时也替社会伸张了社会正义。不少脑残分子有点鄙视武松这种侠义精神,认为武松容易被人蒙蔽,但这恰恰就是我们自己很难做得到的推己及人的社会正义之举。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武松所代表的是儒门亚圣孟轲一派儒家精神的体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这一点来说,武松还可能是读书人崇拜的儒家精神英雄。侠义精神指的就是这种仗义每从的屠狗辈,而负心最是读书人,无疑指的是当今那些躲藏在黑暗角落里冷不防暗箭伤人的脑残分子。

综上分析,来看98版电视剧《水浒传》,可以发现央视制作者对于98版,同样也犯了点评家金圣叹颐指气使的毛病。服化道较为简陋倒也无妨,连七十回本里的许多故事情节都被删出掉了,武松兄弟相见的场面也给简略掉了,武松与宋江分手之后去了二龙山,而二龙山上鲁智深、杨志、武松也一概未予呈现……都说梁山水泊是几大山头和派系,二龙山系的侠义精神最强,尤以鲁智深和武松为最;其他山头与派系基本上都是后来自己投奔过来的,没有什么话语权,打家劫舍的不骚扰地方百姓就已经算不错了,也没有什么侠义之举。电视剧本来就是叙事相当从容的艺术表现手段,但98版电视剧《水浒传》之简陋,有甚于七十回本。

删除与修改,往往体现出制作者一种对文学作品的态度。作者想突出的个人英雄被制作者抽取了细节就立不起来,丰满的人物形象也难以塑造出来,还需要观众从小说中阅读,并借助于自己的想象力或许才能圆满。不像版电视剧《水浒传》因篇幅几乎与施耐庵老先生的百回本相当,塑造的人物相对而言普遍都比较丰满,而且富有立体感。从这一点上说,98版电视剧《水浒传》中画面与镜头能足以树立起来的梁山英雄形象,最醒目的也就两位,一是宋江,二是武松。

李雪健饰演的宋江,无论在小说或电视剧中都是串场人物,一开始也就在江湖中时常会听到及时雨的传说,等好汉们见到了真人,的确有不少人纳头便拜,表示自己的敬意。扑身便拜的人也不算多,毕竟他宋江仗义疏财,受了他的银子总会有些不好意思,礼节上还是需要表示的。但是,宋江卑躬屈膝,力求招安的策略不过是为了自己博个封妻荫子的功名,而梁山好汉也随之飞蛾扑火,走上了最终都让自己怀疑人生如蝼蚁的宿命之旅。

丁海峰饰演的武松,基本上都是通过一系列家喻户晓的故事情节而自动树立起来的英雄,从景阳冈打虎开始、斗杀西门庆血溅狮子楼、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喋血鸳鸯楼、夜走蜈蚣岭……一直到了二龙山才趋于平淡,与花和尚鲁智深朝夕相处,惺惺相惜,也使他明白了体制内的所谓招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碍于梁山兄弟的面子,也不能太计较,随军南下出征方腊,丢了自己一条胳膊,从假头陀蜕变成了真和尚,也避免了狡兔尽走狗烹的命运,终老于西湖边的六和禅寺。

98版电视剧《水浒传》就因删改的细节太多,人物各自的情节又乱搭,几乎都有了乱点鸳鸯谱之嫌疑,使得水浒英雄们在招安旗帜下走上了自己人生悲剧的不归路。像金圣叹这样的评论家可能无法面对自己心目中英雄遭受人生悲剧的洗礼,腰斩并删除后五十回,似乎可以使水浒英雄永远活在他们最壮丽的年华。这个愿望是善意的,但却是脱离实际的,罔顾了社会的最现实的残酷一面;而央视的制作者,是不是还因为社会道德的纯净化立场,想要以电视剧塑造出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呢?文■岭南刀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