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著录“《语林》十卷”,题“处士裴启撰”。丁国钧《补晋书艺文志附录》、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黄逢元《补晋书艺文志》、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著录同。
琅嬛馆刊本《裴子语林》
裴启(生卒年不详),一名荣,字荣期,东晋小说家。河东(今山西省永济西部)人。生平事迹史籍无载,仅存刘义庆《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中。
《世说新语·文学》载:“裴郎作《语林》,始出,大为远近所传。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各有一通。载王东亭作《经王[黄]公酒垆下赋》,甚有才情。”
刘孝标注:“《裴氏家传》曰:‘裴荣,字荣期,河东人。父穉,丰城令。荣期少有风姿才气,好论古今人物,撰《语林》数卷,号曰《裴子》。’檀道鸾谓裴松之以为启作《语林》。荣倘别名启乎?”依此,东晋处士裴启撰有《语林》一书,可以定案。
《隋书·经籍志》子部小说家类于《燕丹子》下注云:“《语林》十卷,东晋处士裴启撰,梁存,今亡。”可知《语林》在梁代尚存,至隋代已亡佚。
据《世说新语·轻诋》载:“庾道季诧谢公曰:‘裴郎云:谢安谓裴郎乃可不恶,何得为复饮酒?裴郎又云:谢安目支道林,如九方皋之相马,略其玄黄,取其俊逸。’谢公云:‘都无此二语,裴自为此辞耳!’庾意甚不以为好,因陈东亭《经酒垆下赋》。读毕,都不下赏裁,直云:‘君乃复作裴氏学!’于此,《语林》遂废,今时有者,皆是先写,无复谢语。”
上海古籍出版社版《裴子语林》
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曰:“晋隆和中,河东裴启撰汉、魏以来迄于今时言语应对之可称者,谓之《语林》。时人多好其事,文遂流行。后说太傅事不实,而有人于谢坐叙其黄公酒垆,司徒王珣为之赋,谢公加以与王不平,乃云:‘君遂复作裴郎学。’自是众咸鄙其事矣。”依此,《语林》在宋时的传播已经受阻,梁以后渐亡。
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诸子类小说著录“《语林》十卷”,题“东晋处士裴启撰”,恐怕并非据当时所存版本著录,而是据前代目录著作转引。其后著录《语林》十卷者大体类此。
其遗文散存于《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白孔六帖》、《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书中。元陶宗仪《说郛》收录一卷。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小说家著录二卷,是否当时有辑本,不得而知。
《语林》后世有辑本。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语林》二卷,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百余条。
《裴启语林》
现有周楞伽辑注《裴启语林》,文化艺术出版社年出版,较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