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人心隔肚皮”,与人交往的时候,外表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往往是不足以用来判断他的人性的好坏。
正如晚清名臣曾国藩所说:“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曾国藩一生都在用实力做事,脚踏实地是他的真实写照。曾国藩说自己没有太多天赋,唯有脚踏实地可踏实。他执掌官场30多年,在用人方面堪称大师,一生识人无数,看人甚准。
传说曾国藩善于面相识人,三千步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才能品德高低与未来行事成败。有统计表示,当时清朝1/4以上的官员都是他提拔任用的,包括李鸿章、彭玉麟、左宗棠等人。由此可见,会识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曾国藩以善于识人而闻名,不仅能透过相貌观人,更善于透过行为识人,曾国藩在日记中总结的4句识人术口诀,让你一眼洞悉复杂人心!
讲信用
老话常说:“诚信乃是立身之本,做事之基。”守信,是最有价值的人格魅力。
一个人就算他满腹才华,但不讲信用,经常出尔反尔,那么,这样的人一定不会被别人所接受,宁可穷而诚实,不可富而失信。
开口相约,最为简单。但对许诺之言,能做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才是真正有一颗对他人负责的心。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当你以诚信待人时,即使不说话,别人也能感受到,相信你。
有条理
民谚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做任何事情,不要蛮干硬干,而要有条理。
逻辑不清晰,遇到一点事情就容易慌了手脚,抓不住重点,解决不了问题。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必是头脑清醒,做事有条理的。
永远拎得清轻重缓急,人生才会井然有序。
没脾气
古人将一个人的本事与脾气,总结出了三种关系: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喜怒不形于色,待人做事都是不急不躁,没有什么脾气;而德行亏损,喜欢虚张声势,仗势欺人的人,反而最有脾气;更有甚者,自己没本事还大摆架子,独断专行,认不清现实,听不进别人意见。
事实上,人际交往,有人做俯视状,盛气凌人;有人做平视状,既尊重了对方,也尊重了自己。
少大话
做人做事,注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而不是巧言令色,耍嘴皮子功夫。
那些喜欢自夸说大话的人,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他们不过是“纸老虎”罢了。
就像有句话说的:
“天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入云端;海不解释它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它作为万物之母的地位。”
真正有学识、涵养的人是不会到处炫耀自己的。少说大话的人,是人群中的不凡之人,也是最后的强者。
曾国藩曾说:“进山不怕虎伤人,怕心两面。”
要想生活在社会中,就必须有识人的能力。至少你能分辨出谁是绅士,谁是你身边的恶棍。向绅士学习,与坏人断绝关系,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曾国藩冰鉴》。
在书中,曾国藩谈到了一种非常实用和简单的认识人的方法,并教你如何识别人和做事。
《曾国藩冰鉴》阐述了通过观察人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得出有方向性的结论。书中还收录了曾老在生活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经历,非常实用和有参考意义。
老蒋将《曾国藩冰鉴》奉为圭臬,看来这本书在识人方面肯定非同小可。
曾国藩秉鉴列举了七种“人的鉴定方法”,分别是:神骨鉴定、刚柔鉴定、外貌鉴定、情态鉴定、人眉鉴定、声音鉴定和外貌鉴定。
这几样都是曾国藩的“拿手本事”,在乱世,曾国藩从一个布衣走到了权利高处,他在为官中灵活谨慎;他虽然不是军人,却为朝廷创立了丰功伟绩;虽然不是哲学家,留下的文字却字字珠玑。
他能成为“晚清最重要的官员”,靠的就是会识人!
很多人说,曾国藩当时用的都是文言文,自己看都看不懂,怎么能学会呢?
别担心!这本《曾国藩冰鉴》却将曾国藩所有文言文通过注释、翻译、引申的方法写了出来,这样的好处就是能让你全方面了解曾国藩的同时,还能结合自身的例子,通过曾国藩的思维来看待一件事。
这是曾国藩总结自己识人用人经验的一本传奇之书。这是一部真正的智慧经典。
书可以一直流传下去。它们不仅是物质享受,也是人们的精神食粮。
想要学会识人的,《曾国藩冰鉴》不容错过:
注:本文为企业推广,所代表立场与本号无关。图文相关资料由合作方提供,如有侵权与本号无关,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