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皮肤病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59377/该“榜眼第”为清代榜眼、翰林院编修邓启元的故居;邓氏一族诗礼传家,明清时期俊彦辈出,且与安溪李光地家族渊源至深;邓启元“榜眼及第”印鉴日前首次亮相启元的“榜眼及第”印鉴出现在寇氏的族谱内近日,德化县首次在当地族谱中发现了清代榜眼邓启元的印鉴。邓启元为德化浔中蒲坂邓氏祖先,雍正五年登进士榜眼及第,系德化古代科举及第的最高位者。他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记者吴拏云陈小阳文/图邓氏族谱内收录的勅书原文榜眼及第三县之首“南阳故郡邓侯天,星宿云台第一贤。石室文章光焰在,将军武库剑霜寒……”这是德化邓氏宗谱里《邓氏源流记》内的诗句。根据《泉州邓氏谱志》记载,德化浔中蒲坂邓氏亦为南阳邓氏族脉的一支,其开基祖为邓炫,是泉州邓氏始祖的六传孙。明正德二年(年),邓炫随祖母黄氏安人入德化,并于正德十五年(年)择地蒲坂鼎建“象牙堂”定居。邓炫之子邓垣(号瞻山)建“竹林堂”,邓炫之孙邓钦(字道寅、号敬宇)建“霞坂堂”,尔后族裔衍播,贤达辈出,到了邓炫七世裔孙邓启元时,科举榜眼及第。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多用科考制度来选拔人才。但由于要通过层层考核方能金榜题名,有些士子即使一辈子都在寒窗苦读,也可能无望而终。但邓启元却天资聪慧、颖悟绝伦,他在钦赐进士榜眼及第之时,不过是28岁之龄。据德化县社科联主席郑清清介绍,邓启元,字幼季,号蓝阳,是德化“邑西涂坂”(今为德化浔中镇土坂村)人,清雍正五年(年)参加殿试,被钦点为榜眼,系闽中三县(德化、大田、尤溪)古代科举及第最高位者。古代能够在科举中跻身进士一甲(即前三名)之列,对于一个家族来说,这份荣光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古之德化来说,域内士子高中榜眼也是破天荒头一遭,更是全县为之轰动。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4·人物志·文学》载曰:“邓启元,字幼季,邑西涂坂人,慧根夙赋,丰仪秀伟。安溪李文贞公见而奇之,曰:‘此子眉如韩元少,当大魁天下。’年十四游庠,家学渊源,沉酣古典,涉笔渊博奥衍,不可绳羁。”“李文贞”即为清代名相、安溪湖头人李光地;而“韩元少”指的是韩菼,他是清康熙癸丑科的状元。当年李光地第一次见到年少邓启元时,便认为他日后会在科举上一鸣惊人。这也许和邓启元“慧根夙赋”分不开,但另一方面也因李光地熟知邓氏家学渊厚、诗礼传家,在启元之前,邓氏一族的邓镳、邓孕槐、邓迈甫、邓楠、邓薰等,乃至启元之父邓炽,皆为一时名宦或名士。故而宰相李光地才对小启元有此断言。后来事实也证明老宰相的眼光,确实独到。家庙内匾额林立人文故居古朴自然土坂村(古称涂坂、蒲坂)位于德化县城关西郊,这里群山环抱,凝翠流苍。浐溪从村边蜿蜒而过,银练清舞。蒲坂邓氏的霞坂祠(亦称霞坂堂)便位于土板村内。据蒲坂邓氏族裔邓玉堂、邓兴富、邓兴建介绍,这座传统古建筑既是邓氏祠堂,同时也是榜眼邓启元的故居,所以又被人们唤作“榜眼第”。霞坂祠迄今已有多年历史,是德化一处“人文圣地”。蒲坂邓氏霞坂祠为两进五开间砖石木建筑,歇山式屋顶,上下各踞一堂,气势恢宏。走入祠内,只见堂宇高挑宽敞,厅柱等物用材硕大,檐拱之间雕饰精美,整体建筑集石雕、木雕、灰塑等传统工艺于一身,是德化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在“榜眼第”左近,还有邓启元年少孜孜求学、寒窗攻读时的书房。书房为土木建筑,相对简陋,但古朴而自然。明末清初,蒲坂邓氏在仕宦、科举等方面,达到了一个峰期。在这个时期有一位重要人物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