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即太昊,或称黄熊氏。神话中人类的始祖。相传为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相传其母华胥在雷泽踩了巨大的脚印而有孕,生伏羲于成纪,定都在陈(今河南淮阳)。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又教民结绳,以作网罟,捕鱼猎兽,嫁娶以俪皮为礼,又创制琴瑟(《世本作篇》)。《帝王世纪》称:“伏义尝百药而制九针”,我国医界千余年来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神话传说中伏羲人首蛇身,有神圣之徳,以一画开天,创世间万物,与女娲相婚生儿育女,造文字,立八卦,团结统一了华夏各部落,创立了中华民族图腾“龙”,我们是龙的传人也由此而来,伏羲不仅是第一位称王的氏族部落首领,还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故称“人祖伏羲”。相传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了占卜八卦,并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年代,根据自然界蜘蛛知网从未发明了渔网。教民作网用于渔猎,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