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中人物志的编写方法

编写人物传的方法谱

一、明确人物传的范围和标准

人物传的范围很宽,不受地域和籍贯的限制,凡是族中人都可以作为立传对象。但立传人物要按标准来确定。也就是说,凡是族中人,只要符合标准,从古至今,不论出生何地,居住何地(中国境内境外)、都属于立传的范围。立传的标准,是对社会有功绩、有贡献、有重大影响的人,都可以立传。凡家族中人,不分男女、职业、职务。只要符合标准都可以立传。有的新家谱标了现代名人一类,并提出这类人的标准是:①职务在县团以上的族人;②职称在中级以上的族人;③县团级以上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④学历在中专(高中)以上。这些做法都可以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不应忙于作出统一规定。

二、编写人物传的体式

人物传的体式正在实践中探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现在编写的新家谱中的人物传,体式也是各有千秋,有履历式的,有通讯式的,有鉴定式的,有文学式的,也有纪传史书体等。从目前实践来看,对于那些人物事迹感人,材料翔实丰厚,需要立传的已故之人,宜采取纪传史书体,全面记述人物一生的生平事迹。对于那些活着的有功绩、有贡献或者品德高尚的人,职务在县团以上、中高级职称的人,一般采用“事略”形式,生动记述人物的主要事迹。也可以采用自述形式,由传主自写或别人代笔,记述个人经历和成就,体现出一定人生意义、人生价值。对村干部、中专到大专学历的人,采用履历式的形式,简要记述他们的履历或列名录。

三、人物标类和排列

一部家谱的人物众多,各式各样,较为复杂。有革命烈士、英雄模范、历史名人、各类先进人物。在人物传中是否标明品类,可灵活掌握,不必强求统一。为了突出某些人物可以标类,如“革命烈士”或“英雄传略”等。有的不必标类,可包容在人物传或人物"事略""自述"或表中人物的排列,也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法,有的按时代排列,分古代人物、近代人物、现代人物;有的把人物分为古代人物、现代人物。为体现详今略古原则,先排列现代人物,再排列古代人物。家族的发展和世系绵延流传都是按时间发展的。人物的排列,应把家族世系与朝代结合,从始祖开始,按朝代顺序排列。如始祖若是战国时期人,就按时代、世序排列,先列出朝代,再按世序一代接一代记述人物事迹。朝代排列为战国、秦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人物传的写作

人物传要根据真实性、时代性,文学性的特性,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传主个性化的性格特征;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体现人生的价值和思想意义;选择人物主要事迹,写出人物的成长或成才过程,写出真实可信,血肉丰富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去感染人、教育人。

范例:

孟子(约前~前),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团、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盂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因而从鲁国迁居邹国。

走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基严,其“孟母三迁”“佳母断织”“不敢去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韩诗外传〉载有孟母“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孟母“‘三迁”和“去齐”等故事。

据《列女传》和赵岐《盂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种说法是,孟子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孟子出生时子思已逝世三十载。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无论是否受业于子思,孟子的学说的确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家传:

要想深入了解世系表中族人的历史功绩,那就得看家传了。

家传,是用来记述家族中有名望、有功绩人的事迹的文体,是一种正式的传记,明朝之前,传与谱是分开来记的。“传记”记述了一个人一生的功绩品德,从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贡献,到对地方、家族做的每一件业绩,如:出资修建祠堂、祖墓等,全部记述在内,以作为后人学习之榜样,并荣耀家族。家传一般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男子的传记;内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外传是记录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传记。传记中多配有该人的画像或关于该人的故事图画,让后代读起来倍感生动形象。家传之用词以真实平朴为重,最忌溢美之词。这也是评价一部“家传”水平高低与否的重要标准。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