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长安
河图
河图
?
00:56
01:23
?
每个人心底
都有自己的长安城
春日里,长安街市一派新绿。
少年纵马自郊外一路踏芳而来,衣袂沾花马蹄生香。他眯起眼,暮色里依稀望见不远处扬在风中的酒旗。待行至高楼边,利落地翻身下马,随意择了棵垂柳将马系了,便进了酒肆。
酒肆内已满座,贩夫走卒、文人诗客、官吏胡商,他们三两成群,聚于一处痛饮,饮至酒酣处就地躺下,很快便响起鼾声。当垆的是位胡姬,甫一见他便殷勤迎了上来,她操着一口流利的官话,眉眼间流转着西域风情,辗转引他至二楼窗边,他歪着头打量了会儿桌前端坐的人,衣着质朴眉清目秀,淡淡的笑意里透着股文气——顿时少年扬着的眉角就垮了下去:“你啊……怎地还是如此,邀你游春也不去,你这穿着,长安早已不时兴了……”随后又解下佩剑指着,“你再瞧瞧我这把剑,佩上它才显得侠客男儿英雄气魄嘛……”文秀少年并不答话,唇角依旧抿着温吞的笑意,提壶为少年斟了杯酒。紫色的琼浆缓缓泄入玉色的杯盏中,分外赏心悦目。
盛唐风流是他们,盛唐气象也是他们。
暮鼓声响在长安各坊,少年们随着人群涌入了西市的胡玉楼。楼中逐渐亮起灯火,雕花的窗棂侧畔,绿鬓如云的女子们正对着铜镜细细描了梅花妆,眉心一点嫣红成了整座胡玉楼的妩媚所。及至月上中天,他们彻底醉倒在了最繁华最风流的地方。
纵马踏尽繁花、笑入胡姬酒肆的少年们,不久后却换了另一幅模样。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一去紫台朔漠万里,当他们牵着马离开了这座喧嚣的长安城,去到冷冽的沙州阳关,风尘满面衣衫褴褛,应从不曾明白盛唐风流是他们,盛唐气象也是他们。
少年倚着酒肆二楼的雕花窗而坐,梨花正于檐角一簇簇开的热闹,远远瞧着仿佛栖息着大朵的云。狂放的诗人醉倒在柳树下,呼吸之间吞吐的酒气便化作了最精妙的盛唐诗笔。
马蹄声由远及近地响在长安城的街道,楼上文秀的少年闻声偏头望去,正望见马上意气风发肆意舞鞭的少年,明媚的日光照进华年,盛世长安春光大好。
“啪!”灯芯爆开,惊醒了年代久远的美梦。烛火摇曳,营帐中投下的影子也随之晃动,他睁开眼有些茫然,抬袖拭去眼角湿意,提了坛酒披衣掀帘而出。行了两步长呼一口气,暖意在冷夜里凝成白汽,旋即被风吹散。
春风不至的孤城,寒月高悬。
戈壁与荒漠深处隐约传来胡笳的悲声,更远处是山的轮廓,山尖雪色于月下微微泛光,梦里长安,而此处是沙州敦煌的阳关。踏上熟悉的小山头,这里立着许多木牌,上面潦草地写着人名,每行经一个便洒上些酒。至最尽头处一座,他俯下身凝视着木牌上被多次描摹的名字。风雨摧折,墨迹褪色了许多回,他亦添墨补写了许多次。酒坛倾倒,酒水缓缓渗入沙土中,清冽的酒香很快在冷夜里弥散开来。
“边庭的酒粗粝不及长安,你且将就吧。今日又梦见你,梦见咱们还在长安时……眼下城中已弹尽粮绝,降书已拟好,明日便递过去了。不过你安心,我必不能做大唐的叛徒而降了吐蕃,只是不知敦煌此处何时才能重归大唐……从前觉着你文弱,这辈子总也不过是个书生……十一年前你与我说要从军来边关,我只当你是不知边庭苦,却不曾想,你先我一步做了侠客英雄……”
汉时于河西走廊据两关、列四郡,
至唐初又于河西设肃、瓜、沙三州,河西尽归唐所属。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
西南部吐蕃王朝兴起,
吐蕃乘虚进攻河西,攻陷凉州、甘州等地,
沙州将士与百姓顽抗十一年,
终因粮草尽绝以城降蕃。
70年后,公元年,
敦煌人张议潮聚众起义,击溃吐蕃贵族,
一举光复沙州,
十余年后收复河西并遣使奉表归唐。
至此,
断绝近百年的丝绸之路终又重开。
《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你的长安城又在哪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