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说新语魏晋时期的所有风流与深情

魏晋时期,不仅仅是一个处在纷争动荡的时期,更是一个传奇而又绚烂的时期;虽然王朝更迭、征战不断,但这个时期却与汉的质朴雄浑不同,与唐的烂漫俊然也不同,这时期以率性不羁、玄远放旷而被人们记住。

提到汉唐,也许你会想到民殷国富与气势磅礴的风貌,但提到魏晋,脑海中却会浮现那些鲜活明亮、情义飞扬、气韵独具的古人。而魏晋时期也因此被称为是一个空前绝后、绝无仅有的时代。人们对于魏晋时期的了解不多,因其历史传承遗留下来的典籍也不多,多的是诸如《世说新语》这般被誉为是“野史”的文集。

说到《世说新语》,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文言志士的小说,以“笔记小说”的问题记载着魏晋时期的历史人物、名士的言行以及他们的故事。据说原有八卷,在时间的洪流中仅余下3卷,由南朝刘义庆撰写,许多篇章被教育部门选入“九年义务教育必须篇目”中,我上学时就读到许多篇出自《世说新语》的文言文课文,也被文中所展现出来的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所吸引,以及让我拥有了想要更加了解魏晋时期的社会风尚与人格魅力。

《世说新语》中记录着魏晋时代风流名士的言行,虽然一言一行全是生活小事,却能够从小事中窥见魏晋名士的风骨与才情。之所以为“世说”,意为世人之说,即“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说”,从这些“说”文中,体会到魏晋时期的所有风流与深情!

鲁迅就曾评论它是“为赏心而作”,以“奇”、“趣”为欣赏这部作品的根本,才能体会到《世说新语》的妙。比如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同一人物,在正统史书中是个严肃的人,在《世说新语》中也许是个更具风物神态的人。我读的这版是由曙光书阁与团结出版社在年共同出品的版本,由上海政法学院新闻传播与中文系教授沈海波先生编著,遵循以3卷三十六门中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主题将魏晋南北朝刘义庆原版的三卷重新整合到书里并编订成三册,为中国文言文古书小说体再次增添一份亮丽的作品。

且这版的白话文翻译相对来说,更是符合我们的日常阅读习惯,文言文与白话翻译同时品鉴,不仅在人物刻画上更加灵活灵现,还可在字里行间读到故事主角的性格特征,不可不畏之“细腻”。且刘先生还采用了多种不用的表现手法来展现不同的人物形象与特点对比,让读者更能够从他的编著文字中读到生活道理与寓言故事。无论是魏晋时期的帝王、将相,或是隐士、僧侣,都可以在这其中读到不一样鲜明的风神在内。很是适合现今没有文言文基础的读者品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