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冷饮,用薄荷制作消暑神器,诞生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前几年,穿越剧火遍大江南北,一时之间,年轻人心生向往,似乎古代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然而,故事始终是故事,就拿食物来说,古代就远不如现代的种类多。杨贵妃爱吃南方的水果荔枝,唐玄宗为了博美人一笑,派了一队兵马快马加鞭,长途跋涉护送荔枝。为了这点水果,劳民又伤财。这还是皇帝和妃子,普通百姓就更不能比了。如今在炎热夏季,我们不仅可以享受到各种新鲜水果的美味,还能品尝各种消暑甜品,那么在古代又如何呢?

一、冷饮的起源

如今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的“冷饮”,在古代那是非常少见的,由于受技术限制,古代人想要在夏天享受到冰块带来的快感那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多是一些有权有势的皇家贵族、王公大臣才享受得到的。冰块的保存方法最初是“浆人”发明的。“浆人”就是专门为皇室酿制饮品的人。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制于新鲜蔬果的保存问题,所以发明出了一种可以防止冰块融化的容器——冰鉴。这不仅解决了饮品的新鲜度问题,还能降温解暑,提升口感。

二、消暑食物

“薄荷”作为提神醒脑的“神器”,在现代的用途可以说是十分广泛,然而鲜少有人知道,

薄荷最早是一种药物,在古代又名“银丹草”,具有辛凉性发汗解热,清热解毒的作用。后来根据其清凉口感,被人们用在饮食中,成了夏季消暑饮食的常备品。就连皇宫之中都有薄荷切丝凉拌的菜品和作为添加剂制成的薄荷凉糕等,足见其地位。上至皇宫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享受薄荷带给他们的特有的清凉,一扫夏季的暑热。

三、冰品发展

随着朝代更替,不仅是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变化,食品的制作技术也有大发展。最初的夏季消暑饮食只能通过简单的冰块存放保鲜。到了唐朝时期,冷饮也有了更多花样,成品精细,入口即化,清淡爽口。

据研究,唐代已经有“冰棍”,和我们现在的“雪糕”差不多。甚至在皇宫里,有各种精雕细琢口味各异的“艺术品”冰棍,绝不比现在流水线上生产出的“雪糕”差。更有“酥山”这种宫廷甜品,通过多次加热和筛选,复杂的制作工艺,制成外面的“酥皮”,再加上鲜榨果汁,口感软糯,口味丰富,不输现在的美味冰淇淋。

而这些饮食的发展,不仅是让当时的人们饮食丰富化、精致化,也将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传到世界。唐代的中国正是繁荣鼎盛时期,世界多地都闻风而来,远至波斯、欧洲,近到日本,都来“一睹芳容”,跟随学习。而随之广泛传播的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丰富的饮食文化。《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有记载唐代流行饮食——“冰粥”。这也是一款流传至今的夏季美食。

结语

为了抵挡暑热,充满智慧的古代人发明了“冷饮”,并一步步发展到如今。我们如今享受的各种夏季美食:添加了冰块的饮料、美酒,口感绵密的冰淇淋,消暑解渴又能填饱肚子的冰粥等等,都是在古人的智慧之上发展起来的。是千万代人民的智慧,才有了我们丰富多样可供选择的美食。也是千万代人民的努力,才有我们享受现在安稳幸福生活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