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不分古今,大暑热贯中外古代也有冰箱

-----

大暑来了!!!

每天过着逼近40度高温的生活,总担心从自己的呼吸中闻到肺泡烧焦的气味。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这条命是空调给的这个事实。

稍等!

突然非常好奇,我们的命是空调给的,那么古人的命是谁给的呢?

靠“心静自然凉”这句话吗?

据科学研究发现,年前的古人与我们体质上并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

换言之,古人也是人,一样会熟的。

不过由于古人需要经常进行体力劳动,肉质上会比我们更有嚼劲。

但是

我们先来消除一个认知误区。

哼?

你以为古代没有冰箱?你以为古代没有空调???

是的,古代的时候的确没有空调冰箱这种夏日居家旅行必备良物。

但我们充满智慧的先人们,以极其古老的工艺捣鼓出了一种兼备空调与冰箱功能的网红爆款——冰鉴。

它最早出土于西周曾侯乙墓中,大名鼎鼎的“曾侯乙墓青铜编钟”与我们冰鉴的关系那可是一起在一个墓坑里待了几千年的亲呐。

所谓的冰鉴,实际上是一个两层的容器,内里为圆形,可以盛放食物和液体,外层为方形。

夹层中可以放炭或者冰,既可以加热,也可以制冷。冷气不但可以传导到缶(fǒu)内使食物降温,还可以通过盖子上的镂空花纹将冷气释放到屋内,既是冰箱,也是空调。

图铜冰鉴构造原理

图大信董事长为小朋友们演示铜冰鉴“中间放酒,四周放冰,古人年前也可以喝到冰镇饮料!”

在炎炎的夏日里,古人也在享受他们的娱乐活动,唱着歌儿,撸着串儿,这时候岂能少了一杯冰镇的酒水?

有同学想提问,

冰从何来?

每年冬天,官府就会专门组织凿冰,储存到专门的冰窑里,然后密封窖口,待来年享用。这项事业,从《周礼》便开始记载,管理人员还有个专门的称呼——凌人。此后历代也都有专人管理此事。

这些冰除了宫廷使用,也作为官员福利的一种方式。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冰鉴”很高级?

在古代一个冰鉴远不是现在的LV、Gucci包包价值能比的,连屈原大大都为这款冰鉴代言过。

笔者理解大概的意思就是:夏天整点小酒,捞净糟沫后进行冰镇,喝起来爽得不要不要的!

屈原:“我没这么说过。”

已经Get了这么多关于“青铜冰鉴”的小历史,是不是非常想看看实物呢?

它就在

“厨房文化博物馆”

等着你们呢!

▽厨房文化博物馆藏品展示▽

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年开馆至今,接待超过30个国家、近50万游客到访,我们努力让世界看见我们的文化,用心传承,滋养后人。

通过博物馆历史大数据的研究,我们可能比中国人自己更懂中国人的饮食方式。

总之,有关中国饮食的一切,在这里你都可以看到!期待您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