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气度要高旷,而不可疏狂」
什么叫做「高旷」?「高旷」就是我有理想,我希望我们社会好,所以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什么叫做「疏狂」呢?「疏狂」就是我行我素,自己觉得了不起,对组织没有贡献,所以情绪浓烈,任何场合讲话都咄咄逼人,他做的事情究竟是利益了我们的组织呢?还是他个人呢?其实就只是利益了个人而已。「高旷」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想到利益了团体,「疏狂」就是什么舞台都有他表现的机会,但都不是利益团体,仅仅是个人意气爽快而已。02「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
什么是「缜密」呢?「人一己百」,「人十己千」,这件事情,这个工程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圆满完成,这叫做「缜密」。用自己的专业和丰富的经验把事情做好,想到的都是跟事情的发展有直接相关的细节,任何细节都不放过,这才是「缜密」。什么叫「琐屑」呢?做事情根本就没有掌握到重点,只是表现出非常卖力的样子,让老板不要指责自己没有认真干活。所做的事情跟大局没什么关系,其实就是躲藏在某一件琐屑但不重要的事情上消耗精力,让人家不会把他从这个不重要的位置拉到另一个重要的位置,因为他已经把自己绑在哪个不重要而「琐屑」的事情上了。人要怎么样从「琐屑」中解脱,变得「缜密」呢?那就是要学习。人为什么要学习呢?因为有理想。没有理想的话,事情随便做一做就好了,交差了事,就不可能「缜密」。就会躲在不重要的事情中演戏。这样的人都不会想要学习的,一旦不学习,平常所做的事情都会是不重要也不急的「琐屑」的事情了。所以人要有理想,才会有能力,才会愿意学习,为了学习,可以花两倍甚至十倍的时间。如若不然,对一些不专业也不重要的事情还要花上两倍甚至十倍的时间,那就只是挖个地洞躲在那里,不要让老板看到我有空闲,不要让别人把我拉走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如此而已。最后,人就变得愈来愈无能,愈来愈「琐屑」了。所以,人就是要有理想。但人为什么要有理想呢?因为你有非爱不可的人,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同胞、你的社会,你希望他们好,希望社会好,你就会有理想,你就会在专业上好好的学习,在做事的时候「缜密」地落实,而不是躲在「琐屑」中逃避责任。03「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
「趣味」是什么?是你的兴趣嗜好,人是可以有兴趣嗜好的,而且你爱玩什么都可以,只不过,在做公事的时候,要放下你的兴趣,要专心在公事上。有这个兴趣可以,但可以玩也可以不玩,有时间就玩,没有时间就放下。好的连续剧不要一次看二十几集,看个三、五集,没时间了,就停下来,过个三、五个礼拜后又有时间了,再看个三、五集,这样非常好,这叫做「冲淡」,就是没有被兴趣嗜好阻碍了正事的进行。什么叫「偏枯」呢?知道明天要上班,非得一次看二、三十集连续剧,明天白天就恍神,下班以后又看了三十集,到了第三天,被老板看到你眼眶红肿,精神不济,瞌睡连连,你把他付薪水来工作的时间用来补眠。而且今天要开重要的会议,但是你满脑子都是那个连续剧的情节,人活在二十一世纪,心思跑到大汉天威、到康熙雍正、到外太空去,那就是太「偏枯」了,轻重不分了。04「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什么是「严明」呢?就是要求自己要「严明」。什么是「激烈」呢?就是要求别人很「激烈」。人能坚定地要求自己,这叫做「严明」,严以律己。只会激动地指责别人,这叫做「激烈」,严以待人。「激烈」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冲突,会使得以后做事越来越少人愿意帮你。你担任主管,大家都会想从这个单位调走,你就没有了你的好干部了。好人都是好说话的人,对人不必太严苛,不对人「激烈」,而是对自己「严明」,要求自己意志坚定。别人的操守是别人的事情,要委婉规劝,期待对方改过,不是严厉责骂,有时候,这种行为就是「色厉内荏」而已,装模作样,利用别人的过错,显示自己的正义,其实就是抢夺资源的行径而已。05人有三种等级
《人物志》中就说人有三种等级,碰到大事情来的时候,「急己缓人」的境界是最高的,「急己急人」是其次,最差的是「急人缓己」。自己努力做,也要求人家继续做,今天下班大家不准回家,留在这个地方,我没有走谁也不能走,这是「急己急人」,至少他做到了急己,但他也急人。另外一种就是「急人缓己」,这件事情一定要完成,要是你们没有完成绝对不能回家,然后他自己就回家了。最高的境界是「急己缓人」,这件事情很急,我留下来,你们谁可以留下就尽量留下来帮忙。你家里有小孩,你不用留下来,你赶快回去,明天早上准时上班就好,明天早上来帮我们把今天完成的东西寄出去就好,碰到这样的长官的时候,这让部属多么感动啊!也许她回去弄好,没事了,晚上九点多又跑来单位,因为她家里的事情已经搞定,她非常安心,只要工作今天晚上完成,她今晚就可以帮忙把东西寄出去。「急己缓人」是境界最高的。这也象是「严明」和「激烈」的差别,做领导的要求自己「严明」就好,要求部下时不要太「激烈」。以上四条,都是做事情的态度,会做事情的人,才能够做到的。关键就是自己有实力,重视自己的职责,同时关心周围的人,这样的人做事,总是属于成功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