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1人物志,末将于禁愿为曹家世代赴

笑谈风云,一语定乾坤。大家好,我是星仔酱。看到标题,想必大家就知道本期星仔要聊的武将是谁了。于禁在三国志11中是一位富有争议的武将,是一个因为投降而被光荣无情丑化的武将。坊间传言,于禁是光荣一生黑。(还有一个小胖子,甚至他的属性都和光荣三国志系列版本号挂钩。光荣的恶趣味,落实到武将身上,就是披上了与历史相当不符合的外衣。)星仔想和大家好好聊一聊于禁,至少能还原一些于禁真实面貌。而不应该被光荣的暗箱操作,而对这位将军产生一些错误的看法。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于禁的登场,也不是那么直接就蹦到曹老板面前的。于禁泰山人,初从鲍信,参与剿灭讨伐黄巾军,并因此与曹操相识。初平三年,鲍信因救曹操而死,于禁遂从属于曹操。于禁被封为都伯,深受将军王朗的青睐。王朗觉得这样的人才跟着自己会埋没,便将于禁推荐给曹操,并对曹操言明此人堪当大将。曹操接见于禁后,就直接拜于禁为司马。自此,于禁跟随曹操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了他南征北战的一生。各位看官要注意,这里出现的王朗是曹操军的一名将军。并不是那个人生赢家王司徒,此时这位人生赢家王司徒还在徐州陶谦手下,任徐州治中从事。和曹操之间交集不多。斩将杀敌建安元年,黄巾军余党作乱颍川。于禁随曹操大军一起讨伐刘辟等人。于禁大军屯扎在版梁,营寨是由于禁亲自监工驻扎的。刘辟等人知道曹军的营寨驻扎在版梁之后,便在夜间对曹军的营寨进行袭击,想来个出其不备。但是于禁等部早有准备,见到黄巾乱党夜间袭营,于禁率军一马当先杀了过去,直接斩杀黄巾军领头人物黄邵,其他余众皆降。建安二年,淮南袁术在野心膨胀之下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曹操后亲自率军围剿袁术,期间于禁和其他大军一同围剿袁术,共同斩杀袁术四名大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宛城事变,立功封侯同属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宛城张绣。张绣初投,后叛。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护卫典韦皆战死,曹操大军受到张绣偷袭,无法应对,军心大乱,唯独于禁军队军法严明,进退有据。在回到本营之前,于禁且战且退,而且稳重的处理了少部分士兵的乱军行为,并且一路安营扎寨,没让追兵占到什么便宜。后回营,曹操见到于禁进退有度,治军严谨,便着重的奖赏了一番,并封于禁为寿亭侯。太祖悦,谓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於是录禁前后功,封益寿亭侯。在游戏中,制霸模式等级三的第一个关卡:宛城之战,就能看到于禁的登场。曹操在典韦、曹昂的掩护下,如果能顺利走到许昌边界附近,就会看到于禁前来救场。先登抗袁,坚守官渡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之间矛盾愈演愈烈,最终爆发了战争。起初袁绍士气旺盛,曹军不能敌。于禁主动请缨,愿为抗袁先锋。曹操便派给于禁两千步卒,命于禁严守延津。后因为刘备背叛了曹操,杀了徐州刺史车胄,曹操在郭嘉的建议下火速前往平叛。而此时,袁绍的谋士田丰则建议大军奇袭曹操本营,袁绍因为小儿生病,无法远离,便只派了一只小队伍攻打延津。于禁严阵以待,袁军无功而返。后曹操徐州平叛,击破刘备,招降关羽后,便命于禁和乐进进军攻打袁绍别营。此战,于禁战果丰硕,斩首千余,降千余,并招降了二十多名袁绍武将。(放在游戏里的话,相当于把袁绍班底的三分之一给弄走了)后袁绍与曹操两军对垒,袁绍军箭矢充足,各种万箭齐发。曹军前期不能敌,只能用木盾牌挡着。此时于禁身先士卒,在大前方激励将士。后曹操军发明了霹雳车之后,这种不平衡才被打破。此战后,于禁荣升偏将军。博望坡惨遭刘备黑手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诸葛亮要出来了?没有的事,博望坡的火可是刘备自己点起来的。建安七年,刘表也不知怎么受刘备怂恿,竟然想起要偷袭曹操大本营许昌的念头。派刘备北伐攻打许昌,刘备一路北伐,都打到了叶县,距离许昌已经很近了。曹操只得派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带兵据之。刘备也是很机智,把大军撤到博望坡和曹军对峙。天亮后,刘备把自己的营地烧了就后撤了。夏侯惇不知是计,在无视李典的劝阻之下,率于禁领大军前往追击,果不其然受到刘备的埋伏,身陷险境。后遭李典救援,刘备知强攻无果,便撤军了。重法而杀故旧后出师表里有这么一句: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这里的昌霸就是昌豨,昌豨和于禁是老乡,本为泰山群盗。一开始跟随臧霸投靠了陶谦,后从吕布,吕布死后便被曹操任命为东海郡守。后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大战,昌豨就开始自己闹革命,跳出来反叛,张辽前往安抚,昌豨便安分了下来。安分没多久,昌豨又一次反叛,这时候曹操便派于禁前往清缴。于禁急攻之下,虽然没有直接拿下昌豨,但是在夏侯渊的协助下,连拔数十个昌豨的据点。昌豨惧之,便向于禁请降。这下昌豨就是茅厕里点灯--找死。先看三国志原文:是时太祖军淳于,闻而叹曰:“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于禁并没有接纳昌豨的投降,直接把昌豨给砍了。原因是:在大军包围后,是不接受投降。为了以正法纪,于禁不顾故旧之情,直接砍杀了昌豨。曹操知道这个后,便发出了上文的感叹。对于禁也是更加器重了起来。于禁也因此升虎威将军。凄惨晚年于禁因被关羽水淹七军,为保全士兵,降与关羽。此也成为于禁一生的污点。后关羽被杀,于禁被转交到孙权手下,也被虞翻各种嘲讽奚落。甚至被送回魏国时,要前去凭吊曹操陵墓的时候,还受到曹丕的羞辱,后在羞愧中病逝。一代名将,晚年落得如此凄凉。司马懿则认为,于禁之罪,不在战守,而在水患。而裴松之则认为,于禁死守军法,处死了自己的好友,也对他颇有微词。星仔认为,一个将自身献给律法的人,应该已经做好这种不被世俗人所喜的觉悟了吧。生死皆为曹家,如果为臣子,那么于禁就是一孤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