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人物志盛世中,西施未必想做西施下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文/关如是我开始郁郁寡欢,一病不起。郑旦每日来看我,俩人总是没什么话说。就在我以为我终于熬不过自己这一关的时候,郑旦也想明白了,对我说:“你的眼睛没以前明亮了,你是明白了,是吗?你拒绝用药,是因为懂得那份无奈,是吗?所以你现在进退两难,选择置生死度外,是吗?”我似乎从未见过这样犀利的郑旦,只能点头。她说的都对。可是我的点头似乎得不到她的满意,她步步紧逼,只问我一句,“所以西施,你的选择是什么?”我竟听不懂她在问什么。郑旦依旧每日前来看我,我却无时不在思索她话里的意义。又一场大雪铺满宫城的时候,我想了明白。郑旦见我一袭华衣出现,“看来你不仅想的明白,也做出了选择。西施,这份选择,我不后悔,也盼你永不后悔。”我知道,我会后悔,甚至日日后悔。可是人生总有取舍。取舍之间所放弃的,就不该再回头。可是,我不开心,我再难开心起来。我没想到一切按着范蠡计算的方向去走,吴王见我忧愁,日日相陪,郑旦总是一句句的劝,“大王还有政事,我来陪着西施吧!”吴王胸怀大志,不是在征战,就是在征战的路上。我看着吴王宫的风景,听着宫人的小道消息。“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国家蔽以数战,士卒弗忍。”“伍子胥衷心谏君,一代良将。”“西施祸乱人心,今日饶得勾践,来日必酿大灾。”人非草木,终究有情。吴王大胜而归的那天,从怀里拿出两件首饰,让我和郑旦挑。当玉笄簪到发边,我握住吴王的手,“大王,你要平安,要康健,要好好活着。”吴王惊讶于我说出这样的话,甚是开心。夜半我和郑旦率先回寝,郑旦对我说:“西施,你不了解大王,大王一生峥嵘,他此生只能失败一次,没法重来的。你要的两全,终究难两全!”那一夜,我久久未眠。原来,这世间,每个人都是独一的,只有一个隐忍的越王勾践,也只有一个骄傲的吴王夫差。朝阳照常升起,我看着郑旦伴在吴王身边,突然惊醒,她问我的选择,那她的选择是什么?就像世间只有一个勾践、夫差,这世间也只有一个一意孤行不回头的郑旦,和一个早做抉择不回头的西施。两个清醒的女子,伴着一个不知是否明白的男子,活在这个安稳的乱世。因为吴王放勾践回国,西施之名传遍七国。我一无所知,郑旦看着我,“西施,我们都回不了头了。”是夜,我见到了范蠡,我不知道是意外,还是刻意。范蠡见到我,很是开心。“西施,你的付出越国子民都会记得你的。”我看着范蠡的背影在想,那吴国呢?八年后,吴王兴兵参加黄池之会。这期间,勾践杀死吴王太子,吴王于晋争霸成功,后匆匆赶回。勾践蛰伏卧薪尝胆十几年,终于一举大败吴王。吴后与越数战,皆败,不得已与越议和。吴王回城那天,我斟酒的手一顿,问了一句,“大王可会后悔当年仁慈?”吴王很认真的看着我,“不后悔,所以以后,你也别后悔。”那双眼眸与初见一样,未曾浑浊。我看着他的背影,“大王,可会后悔遇见西施?”吴王没有停下,只是对我说:“未曾言悔,何来后悔?”三年后,我收到了范蠡的书信。告诉我不用怕,不管以后事实如何,都会保我安宁康健。恍惚中,我看见十数年前,我眼前有两条路。我固执的选择了那条认为对的路,放弃了所谓错的路。十数年后,我才明白,路没有对错,只是你选择了一个,就要放下另一个。你害怕自己摇摆不安,所以告诉自己,没有选择的路是错的,不值得回首,不值得惋惜。是,这条路,我纵使对得起天下人,也对不起吴王夫差。有他的路,不是错的,遇见他,也不是错的,错的是我。我既然在感情与责任间,选择了责任,就该放下情感。可是,我没有放下。吴王嗜血残暴不仁,纵然他千不好万不好,可是他从不曾对我不好。我既然选择了责任,就该预料到今天。我笑自己活该,我哭吴王活该。一年后,越王勾践再度攻打吴国,大败吴军主力。又一年,越兵围困吴国,越国大军兵临吴国城下。二年后,我再次见到了范蠡,“姑娘这么多年,过得可好?”我回身,见是范蠡,知道这一回终是不能善了。吴越之间的宿怨,到了了断的时候。范蠡一如初见所说,他做到了。可是为什么我开心不起来?范蠡去见了吴王,我和郑旦在门外台阶上坐着,没人知道俩人谈了什么,只知道吴王出门,看着我和郑旦,将我们托付给范蠡,“先生大才,这二人,是你们越国子民,她们忍辱负重,望越国不辜负她们的付出。”范蠡深施一礼,“尊吴王所言,西施郑旦,必会安稳终老一生。”我终于忍不住,还是哭了出来,吴王为我擦着眼泪,“还是第一次见你哭,当年不是说过吗,别后悔。你选择了属于你的责任,你没错,所以别后悔。”我回头看着郑旦,郑旦很安静,不哭不闹,都不像她了,“大王,成或败,生或死,让郑旦陪着您吧,好不好?郑旦是您的人,便是吴国的人,我不走,好不好?”“郑旦,二十年,孤不是不求回报的人。”“所以大王要郑旦做什么?”“孤这次要的不多,好好活着,在你以后的生命中,时常回想孤,就够了。能答应吗?”“答应,怎么不答应。”吴王将我和郑旦推向范蠡,决绝走向大殿,合上了殿门。范蠡看着哭得难以自抑的我,和一派平静的郑旦,最后三人出了吴王宫。我和郑旦坐在大帐,听着外面的战鼓声。“西施,别哭了。”我反而不解的看着郑旦,“你不难过吗?”“西施,我和你的难过,不是一个难过。你觉得亏欠,所以难过。可是我难过的是这不给人留生路的世道,和那高坐殿堂的君王。当年我进吴宫不由己,今天我出吴宫还是不由己。与我而言,谁做大王都不重要,让臣民安稳度日最重要。华夏一族,总是一家,这家主,怎么谁都想当?可是怎么谁也当不好呢?”“郑旦,越王会放大王一条生路吗?”“会。”可是大王,不想走那条路。我总是不安,大风呼啸,我去找了范蠡,大帐外,我清楚的听见,“大王,我把您的想法和吴王说了。流放甬东,赐百户人家。吴王拒了,说年岁已老,不能侍奉越王。拔剑自刎了!”我觉得面上微冷,伸出手,才知道,原来下雪了。我回了大帐,看着郑旦,不知该怎么说,索性不说。就这样,我和郑旦随着越国大军,驻扎在吴宫外的一座大宅。我阻挡着一切消息,不让郑旦知晓。可是郑旦一日一日的病了下去,一贴一贴的药,也换不回她红润的脸。我推开窗,“郑旦,你看花开了。”郑旦伸着手,“让我出去走走吧!”我扶着她,走在花间,“西施,我们出宫那天,大王就走了吧?别不说话,我都猜到了,就告诉我吧!”“嗯。当晚我去见范蠡,才知道越王想要流放大王,大王拒了,便自刎了。”“你看,我说的都对。大王那么骄傲,他的一生只能失败一次,一次便绝了余生。西施,自从当年孩子去了,我的心气就散了,能活到今天,也是因为大王说,让我活着多想想他。现在,我要去见他了!西施,你别哭,怎么现在这么爱哭呢?”“郑旦,你陪陪我,好不好?”“你还有人陪,我要去陪大王了。西施,把我葬在吴国吧,否则身在越国心在吴,不如最后成全了我。”“别乱说,你会好的,会好的!”“西施,你别这样,当年咱俩进了吴宫,便注定了今天。如果,我说如果,有来生,我想在坦坦荡荡的认识大王。就算相对,我想做个大将,即使对敌,也要坦荡的面对大王。西施,我走后,你好好活着,大王要你不后悔,你就别后悔。坦坦荡荡,清清白白的活下去。”我看着郑旦含笑离世,看着范蠡劝我,“都过去了!”我不知道范蠡将郑旦葬于何处,但我知道他会守诺做到。“西施,我们要回国了,你随我走吧!”“回国?我的国……”我指着心口,“范蠡,心之所向,皆是过往。”“你若不想回国,就留在这里,我会将一切安顿好。”我巡视一周,“范蠡,眼之所见,皆是回忆。”“你后悔了?”“怎么都这么问?范蠡,所有人都可以谴责吴王,我不能。这条路我走到今天也不后悔,可是我亏欠,我终是对不起他。他欠的,他还了。如今,该是我还了。前生我为越国活,我做到了。余生我为夫差活,我欠的我还!”“好,当年你随我而来,如今我送你走!”我随范蠡踏上回越国的路,有一日,他邀我游船,送我离开。再回苎萝村的路上,我才听说,吴王亡后,越浮西施于江。西施已死,真好!东施看着大醉的施夷光,“睡吧,睡吧,明天起,再无西施!”我被太阳照醒,推开门,昨夜的雪再无痕迹,过去,终究过去了。我既然活下来了,就好好的活。我拿着银钱,找到了东施,对着他们夫妻说:“盖个学堂吧!”东施欣慰我终于走了出来,火速张罗,学堂成立那天,我看见天都晴了!村子里来了好多村民,有些有印象,有些不识得,可是大家的微笑让我知道,他们接受了我。我把自己多年认识的字记录下来,一个一个教着孩子们,也不收费,村民们也只给我粮食,我一人不仅能自给自足,还有多余出来的,照料战乱中的鳏寡孤独。原来那双十年,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傍身,可以教人。可以让自己,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那天的课程结束,我送孩子出门,远远见一辆马车离开,我知道马车里的人是谁。此后,我总能收到一笔又一笔的银钱。四年后,我坐在树下,看着落叶一片一片向下飘,抬眼时,再见范蠡。“见你过得好,我便放心了。”“那你呢?何去何从?”“一个臣子能做的,我自问无愧,现在我也累了,想着这七国我还没有看遍,更想陪着妻儿泛舟五湖,走走看看,凭着自己的能力,救救这乱世的人们。我的一生,也算没白来一场。”“再见!”我看着马车车轮向前,大喊道:“范蠡,都会过去的,都会好起来的!”范蠡撩开车帘,“夷光,我欠你一句对不起,今天还给你。对不起!”我在东施诧异的目光中,回了院子。多年后,我听说,有个人,一身布衣,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三散家财,救人千万。三次迁徙至宋国陶丘,居于这天下之中,宋国最佳经商之地,自称“陶朱公”。课程结束,我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的学子。多年来,读书知礼,我看着民风变得淳朴,邻里变得亲密,才晓得,原来一颗良善的心,可以治愈一切悲哀!世人眼中,我已离去!可这世间,我曾来过!后记:为什么写西施?写了战国七雄,写了吴越晋,为什么在越国写的是西施?因为害怕自己写范蠡,写勾践,自我感情太重,写的有所偏颇。历史中,人物长河里,总有几个你特别喜欢的,或者特别不喜欢的。说不上什么具体理由,就是不甚欢喜。历史已逝,你可以不喜欢,但是要尊重。如果不能站在局外看局里,就换个角度去成全。想了很久,还是决定以西施的角度还原一段过往,她自说自话,自己治愈,自己重生,才能从过往真的走出来,过新的生活。这是施夷光说西施的故事,我们都是局外人!西施我不知道她该代表的是吴国,还是越国?最后还是把她归还故里,落叶归根嘛!该怎么写西施?写西施的时候,我一直在和千年前的她心灵接触。当时的她,究竟是什么心情?是否甘愿?是否开心?是否无憾?我无解,更不想去误解。所以我把西施留在越国,将郑旦放在吴国。很多人把西施和范蠡写到了一起,可是历史上,范蠡有妻一人,有子三人。我更想让两人的关系处于知己,这样对谁都好,也谁都不伤害。我更相信,他们在乱世中,有着义无反顾的坚定,肝胆相照的默契,道义之交的深情厚谊,倾盖如故的惺惺相惜。这里面,独独没有狭隘的感情!范蠡对西施,应该是敬重,怜惜,愧疚,钦叹的情感。郑旦消散于历史中,广为流传的西施,应该让范蠡觉得自己有所亏欠,将一个无辜的姑娘拉进了政治的漩涡。他都想在事成之后离开,何况西施一个无所倚仗的女子,还是一个冠盖七国的女子!西施那么通透,所以我想,她会回家,回到最初的地方,安老此生。吴国覆灭,只有施夷光,再无西施!盛世中,西施未必想做西施,乱世里,西施只能做西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