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隆庆年进士平原人宋仕晚年抗命忧国忧愤

王玉杰

宋仕(—),山东省平原县宋家寨人。字原学,号可泉。官至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从一品)。

隆庆五年辛未()进士,仕公34岁;授直隶衡水县知县。

万历元年癸酉()调遵化,政绩卓异,擢浙江道监察御史(从五品),仕公40岁。

万历九年辛巳(),仕公“出按四川,十年壬午(),出任四川省会试主考官,所得多名士。

万历十五年丁亥(),二月壬申,浙江道御史宋仕为顺天府丞。

万历十六年戊子(),六月丁卯,顺天府丞宋仕大理寺右少卿;十月戊子,升大理寺右少卿宋仕左少卿、左寺丞吴定右少卿;十一月甲寅,升大理少卿宋仕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提督紫荆等关。

万历十九年辛卯(),九月丁卯,以巡抚保定佥都御史宋仕,任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九月己丑,以协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宋仕,任巡抚(从二品)应天(今南京)都御史。一路连升,仕途无量。然而,明朝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刚正不阿的仕公,连遭弹劾。

万历二十年壬辰()十一月壬午,上命:宋仕回籍(《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四)。仕公55岁。

万历二十一年癸巳(),二月癸丑,仕公回乡隐居。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应召进京,入朝贺。仕公79岁。上命复职,仕以“将营别墅绎幕园,为怡老计就家。”

疏辞,奉旨恳留。皇上再命、三命其供职;仕公,坚持原则,坚守制度,不赴任不到职,演绎出一段卿贰高官拒绝接受命令惊心动魄的事件,情况如下:

万历四十五年丁巳(),二月癸丑,南京兵部尚书黄克缵、右侍郎卫一凤、刑部右侍郎宋仕、太仆寺卿刘汝康,俱引例自陈。上并命供职(《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四)。四月庚戌,升南京刑部侍郎宋仕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六)。六月丙辰,南京刑部右侍郎宋仕、应天巡抚王应麟、原任大同巡抚汪可受,俱上疏辞任。上令,俱遵旨供职,不允辞(《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八)。

仕公,性格耿直,上三命供职,仕二辞一自陈,心情焦虑。仕“内秉光明之德,外处艰难之境,仍能坚持正道。”“昏君执政,世道黑暗,光明正大之人必受损伤。”(摘自《易学大辞典明夷》注)

万历四十六年戊午(),仕公81岁。三月丙子,宋仕言:旧规南台御史额设二十九员,每次考选少亦不下十四五员或八九名。今见在止三人,即人兼数道,日亦不足,况屯田、屯马、京营、京仓及凤阳仓,例差御史各一人,今率以一官而兼数职;其余如:巡视九库、查点十三门、清查黄册、掣盐等项亦不下十数差,至于上下两江、东西绵亘,例该差御史各一员,以资弹压,今止一员,巡视下江而上江暂行代摄,傥有乘间,窃发仓卒,安能遥制。乞念故都重地,立命考选候命诸臣充补庶重地,无虞不报(《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七)。

“宋仕言”,“言”,疏言,上疏奏折,“今率以一官而兼数职”,请求“立命考选候命诸臣充补庶重地。”“虞”,忧虑;“无虞不报”意思是(上命考选诸臣充实故都重地)我没有忧虑,就不上报陈述了。

仕公,心系国家,肝胆相照,依规题奏,合法合情;他坚持制度,面对诏书不示弱,宋仕坚强不屈。然而,奏疏无果。八十老人,忧愤病倒。

四十六年九月乙未,南京都察院宋仕、礼部右侍郎孙如游,以病辞职。上各优旨,留之令在任调理(《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四)。“其年,秋仲,病脾,九月五日,卒”(宋仕《墓志铭》)。享年81岁(周岁80)。

仕公,不顾自身安危,与上抗争不果,含泪卒于家。古人云:“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汉文学家刘劭《人物志英雄》)。

仕公,胆力过人,可歌可涕。万历四十七年(),四月癸酉,予原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宋仕祭葬,赠太子少保。荫一子。万历四十七年己未(),葬于平原县城东三里杨家庄东,有万历四十七年谕祭碑,暨公配王恭人袝葬。

宋仕,忧国陈述肝胆苦,忧愤脾病卒于家。他坚强不屈,不惧上命,为维护国家政策法规,献出了生命。

附记:“戊午(万历四十六年,)始之官,即于其年秋仲,病脾,越月竟卒。九月五日,卒”(宋仕《墓志铭》)。

“始之官”,意思是,开始为官。其实,仕公应召进京,入朝贺,上命复职,也可以谓“始之官”;但何时到职、病故之后灵柩归里,均无史料可查。待考。

王玉杰,山东省平原县人。年参加工作,先从教后从政,县委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8年。年退休后,热心地方史料的搜集研究工作。年研究平原县旧志。年10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历史散文《平原龙门札记》。应邀点校乾隆《平原县志》、民国《续修平原县志》并于年6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董讷柳村诗集注释》。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