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44岁成美国院士,颜宁被骂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1215/5117727.html

4月22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公布了年新增选院士的名单,其中9位华人学者入选。在这九人中,有两个人是中国籍,即颜宁和沈延安。

作为曾经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在普林斯顿学成归国的颜宁曾被大力赞美。但在清华十年后,选择再度回到美国普林斯顿,让颜宁的口碑崩塌,被骂叛国,可她却从不曾后悔过。

究竟是因为什么,让曾突破重重阻碍回国效力的颜宁再度回到美国呢?

1、天之骄子

成功,除了天赋,就是付出加倍的努力。颜宁正是如此。

颜宁出生于年,父母都是某汽车制造厂的工人。虽然颜宁的父母是地道的山东章丘人,但由于工厂地点在莱芜,颜宁也就跟着父母在莱芜生活。

作为车间工人,颜宁的父母平时工作辛苦繁忙,没有时间刻意引导孩子学习。但颜宁自小就表现出极强的学习天赋。从三岁开始就喜欢看连环画,缠着妈妈给她读故事书。神奇的是,每每一本书读完,小颜宁很快就能把书里的情节复述出来。

看着女儿如此聪明伶俐,颜宁的父亲心里乐滋滋的。“希望我的女儿以后上名牌大学,能靠脑子吃饭,不像我们,撑破天也就是个车间工人!”父亲总喜欢在颜宁的耳边这样念叨。

在六岁那年,由于工作调动,颜宁跟随父母到了北京。转眼,颜宁就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初来乍到,为了她能够好好学习不被同龄孩子落下,父母对颜宁也变得格外严格。

虽然颜宁早已属于尖子生的行列,但母亲依然时刻督促她努力学习,也时常警告她要戒骄戒躁,保持谦虚。到了寒暑假,别的孩子都到处疯玩,而颜宁的母亲早已经为她制定了假期计划,什么时候可以玩耍放松身心什么时候需要复习功课,都写的明明白白。

本来就天赋异禀,加上父母的严格要求,颜宁一直稳稳坐着学霸的位置。到了高中,面临着学文学理的选择,从小就爱看故事看书的颜宁本打算学文科,但她的父母和老师都极力推荐她学理科,大家都觉得她这种遇事沉稳思维缜密的孩子最适合搞科学研究。

就这样,颜宁进入了理科班。有句话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对于颜宁而言,优秀早已经与她如影随形,高中三年,她一直是班级佼佼者,理科班里一众高大威猛的男生都不及这个温婉清秀的女孩。

年,颜宁参加高考。毫无悬念,她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在选专业的时候,颜宁又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父母希望颜宁选择医学专业,工作稳定而且治病救人是何其高尚的职业。

这一次,独立要强的颜宁没有听从父母,因为相比于医学,她更感兴趣的是生命科学,通过各种有趣的实验和缜密的分析来研究生命,这一定很神奇。

因此,颜宁进入清华大学生物学系,天之骄子的人生刚刚拉开帷幕。

2、海外归来报效国家

刚到清华学习,即使是天之骄子的颜宁也感到了压力,因为能走进清华的学生都绝非池中之物。颜宁一度担心自己会被身边这些优秀的同学比下去,以至于心情低沉郁郁寡欢。

好在颜宁的母亲发现了女儿的小心思,在她的耐心开导下,颜宁很快端正了心态投入学习中。大学的前两年,颜宁还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奋斗方向,依然和中学时候一样,把每一门功课学好,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充实生活。

大三那年,颜宁的人生轨迹被饶子和教授改变。饶子和是我国著名的结构生物学教授,在清华有个他负责的生物学实验室,颜宁去了几次饶子和老师的实验室后,就像发现了新大陆,对一切都感到好奇。

饶子和教授也发现了颜宁异于常人的天赋,于是把她选拔进入实验室重点培养。

颜宁始终抱着一颗赤子之心潜心钻研科学知识,而且学到的越多就发现外面的世界越大,她想到了出国留学深造。但是出国留学是要准备材料向国外学校申请的,到底选择哪所学校怎样准备胜算更大,这些让颜宁焦头烂额。

幸运的是,施一公教授出现了。如果说饶子和教授引导颜宁走进了人类生命科学的殿堂,施一公教授则给了颜宁一双登顶科学巅峰的翅膀。

当颜宁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施一公教授还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分子生物系的助理教授。除此之外,施一公教授也负责普林斯顿大学在中国境内的招生工作。

有一次,施一公教授到访清华,在报告会上,他鼓励清华学子大胆尝试申请去普林斯顿深造,到国外顶尖学府和最优秀的思想碰撞,然后学有所成更火的回报祖国。

颜宁被施一公教授的一番话打动了。不过,她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按照正常程序申请,而是直接写了一封自荐信寄给施一公教授。

洋洋洒洒的一封自荐信,让施一公对这个女孩刮目相看。尤其信里那句“我认为我各方面能力都达到贵校录取标准,如果能被录取,那我就不必再大费周章去申请其他高校了“,这样的气魄和胆量让施一公由衷的欣赏。

求才心切的施一公决定破例录取颜宁。于是,24岁的颜宁顺利入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为施一公的学生。

到了普林斯顿,颜宁再次把自己归零,一心投入生物学的学习中。施一公指导颜宁研究的领域是进入肿瘤发生的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虽然颜宁废寝忘食地做实验查资料统计数据,但很长时间都没有大的进展。

但是,这并没有打倒颜宁,她早已经练就了沉稳淡定的心态,只要坚持下去总能看到希望。

天道酬勤,颜宁终于取得了实验成功,并且把实验结果的论文发表到了世界知名科学杂志上。年,颜宁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继续以博士后的身份留校做研究。

从年开始,颜宁直接开挂了,每年至少有两篇论文发表,而且在年,颜宁成功做出了第一个膜蛋白结构。这一研究成功彻底震惊了学术界,那些熬到头发花白的权威专家都做不出来的东西竟然被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姑娘突破了。

从那以后,颜宁在美国科学界名声渐响,备受推崇。

年,是颜宁命运的又一个转折点。她的老师施一公已经决定回国将毕生所学贡献给祖国,所以他也鼓励颜宁一道回国。而且颜宁在清华大学的老师们也都期望这个才华横溢的学生能在自己的国家大展身手。

因此,颜宁拒绝了美国的百般挽留,义不容辞地回到了母校清华。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三十岁就已是教授,颜宁的天分和努力得到了认可。回到清华后,颜宁负责搭建了自己的实验室,并带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投身到生物学的研究中。

年,因为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颜宁被评为“中国科学之星”和“影响中国年度科学人物。

然而,就在颜宁功成名就、所有人都称赞她为国家栋梁的时候,她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决定。

年,颜宁再次回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为生物学身讲席教授。

当初不顾艰难险阻都要回国报效国家,而如今决绝离开,颜宁的举动让旁观者一头雾水。

3、颜宁再次回到普林斯顿,是为科学还是为私利

关于颜宁为何离开清华再次回到普林斯顿,坊间流传一种说法。年,颜宁被提名为中科学院院士,而最后揭晓结果的时候却并没获得院士职称。也是这一年,颜宁回到了普林斯顿任教。

有人说,颜宁对评选结果不满,愤而离开清华而去了普林斯顿。

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些原本追捧颜宁的人开始抨击谩骂。他们认为,国家好不容易培养出的人才却跑去为别的国家效力,这样的人连爱国之心都没有。

对此,颜宁的解释却完全相反。她表示,因为不满而离开清华去普利斯顿的说法子虚乌有,她只是想换个环境激发自己更大潜力,不愿在安逸的环境里蹉跎了时光。

颜宁的话没有错,离开了舒适圈,她的确在飞速进步。在普利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担任终身讲席教授期间,她不仅当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而且获得杰出科学家奖。

而对于颜宁为何会再度回到普林斯顿,我们没有必要再苦苦追寻缘由。

如今的颜宁依然是中国籍,也还担任清华大学的兼职教授,回国与否,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

无悔于自己的每一次选择,做问心无愧的事,就够了,你觉得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心向吾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