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是由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市广电局指导,优酷出品的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网络纪录片,也是广电总局年下半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入选作品。该片通过“亲切而富有网感的群像扫描”,以点带面地呈现出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人间奇迹,自年10月17日上线播出以来,多次占据优酷纪录片上新榜第一名,受到广大网友点赞与媒体好评,是一部讲述中国脱贫攻坚新史诗故事的时代影像志。
《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共50集,每集6-8分钟,聚焦一个人或一群人,以及他们做的一件事,展现和表达脱贫攻坚路上,不同人生选择的平凡人物闪现出的心灵之光、希望之光,全景记录脱贫攻坚工作的艰辛和伟大,讴歌新时代的“追光者”。
01
主旨立意:微小故事表达宏大主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是当代中国最生动的时代故事,如何把这一壮丽的宏大叙事和动人的交响乐章展现出来,把这一最鲜活的史诗实践用生动的故事精彩讲述出来?《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创作团队独具匠心,以“大时代、小切口、平凡人”为主旨进行创作,用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形象和真实接地气的故事,力图描绘脱贫攻坚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参与群体的心灵嬗变,全景展现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和不懈努力,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从年4月开始正式拍摄,历时半年的时间,摄制组到18个省采访了多个人物,素材量达到小时,成片总时长分钟。该片参照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里的“单元化”创作模式,分成50个短片,分别撷取脱贫攻坚时代洪流中的一朵朵浪花,将镜头探入到真实生活之中,将个体故事与宏观背景相结合,选取最真实的生活样貌,展现最动人的脱贫故事,以点带面描述万贫困人口、12.8万个贫困村各自不同的脱贫攻坚故事,全面展示了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勾勒出脱贫攻坚这个大时代主题下的普通人物的整体面貌,记录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全景图像,成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具体案例、生动写照。
追光者系列选取的都是最真实的现实生活事例,具有故事性、戏剧冲突性和艺术性,通过片中主人公各具特点的脱贫攻坚行动,多种多样的脱贫形式和思路,展示出具体直观的整体脱贫成果。例如,从扶贫方式来看,就展现出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基建扶贫、科技扶贫、互联网扶贫、医疗扶贫、产业扶贫、易地安置扶贫等几乎所有方式。再比如:养殖业脱贫,有人养蝴蝶,是浪漫的气质;有人养蜜蜂,是甜蜜的梦想;有人养羊驼,是欢脱的生活……正是通过千人千面的脱贫故事,才充分彰显了中国普通民众的聪明才智,折射出举国同心,合力攻坚的社会大爱,在感动之余带来了鼓舞、深思与启迪。
02
刻画对象:平凡人物成就伟大事业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是一部关于人的纪录片,在创作之初就确立了以“平凡人”为表现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创作理念,选取的每一个人或群体都来脱贫攻坚最前线的普通人、平凡人,虽然每个人的地域、环境、条件、背景等各不相同,脱贫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但都是通过不懈奋斗摆脱贫困,突显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伟大变革力量,他们都是时代“追光者”。
追光者系列在创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为人作志”,用丰富鲜活的影像记录“信史”,为脱贫一线攻坚者“立传”。在塑造这些时代“追光者”时,坚持呈现最真实的乡土人情,让每个人物、每个故事、每个话题,不仅仅代表一个独立的个体,还代表一个群体,在捕捉真实生活样貌的基础上,用一张张生动鲜活的中国面孔拼凑出祖国大地上脱贫攻坚的全景图。正是这些普通人以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他们之中有自主脱贫代表、致富带头人、扶贫干部、科学家、医生、教师、归国人员、返乡青年、公益组织、企业代表等,每个人都在讲述“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脱贫奋斗故事。
片中的时代“追光者”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奋斗的脱贫英雄。例如,陕西紫阳的米立刚,通过紫阳当地特色的修脚产业扶贫项目,来到天津开始从事修脚师的职业,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获得更好的生活。这类人还有依靠传统手艺脱贫的手艺人、采茶师;依靠农业转型的现代农场、养殖业的农户等等。第二类是帮助他人的扶贫英雄。例如,《脱贫人物志——张桂梅的女子高中》中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老师;《悬崖峭壁上的背篓医生》中,三年送医进怒山多次的医疗扶贫医生管延平;《植物猎手龙春林》中,带领村民们利用当地特色水稻品种“长毛谷”实现增收致富的植物学教授龙春林等等。正是这些勇敢、坚韧扶贫者和脱贫者的不懈奋斗,印证了人民才是历史的“剧中人”“剧作者”。
03
表达方式:年轻态叙事描绘时代精神图谱
作为一部网络纪录片,《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更加注重以年轻人的视角和年轻人的话语方式来呈现年轻态特点。一是表达形式利于互联网传播,采用6-8分钟的短视频,同时用一种“我的故事,我来讲给你听”的形式,以第一人称旁白的方式推进叙事,以人物自身视角讲述自己亲历和参与的故事,让观众触景生情。二是主人公选择兼具故事感与话题感。这50组人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的所想所思,他们的理想与奋斗,很多是“90后”人生经历、追逐梦想的缩影,特别能引起年轻人产生共情共鸣。三是影像风格兼具画面美感与生活的纪实感。作品为每个主人公绘制了卡通肖像,突显不同人物的色彩和个性、特点,使原本严肃的主旋律话题年轻化,节奏明快、清新,加深观众印象。四是传播策略贴近移动用户的观看习惯。该片为每个人物设计竖屏开场页面,让主角以竖屏的方式露脸30秒,并用来电通话的形式进行呈现,营造一个可以和全国各地脱贫攻坚英雄人物通话交流的场景,网感十足。
《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在创作中,每一集都侧重通过两场戏来深化主题表达。一是拍好一场动作戏,鉴于微纪录片时长短,对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只选取一个生活的切面,围绕一个关键的核心动作场景来展开。例如:“背篓医生”管延萍,就是围绕她最后一次跋山涉水的探病与告别来展开。二是拍好一场内心戏,拍摄中特别注重挖掘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喜怒哀乐,使得节目更加真实、生动,更具感染力与穿透力。例如,强棒天使棒球队的发起人孙岭峰,从国家棒球队退役后,就开始为贫困儿童和孤儿群体组建少年棒球队,在为孩子们营造有安全感、有希望的生活氛围的同时,他也获得了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和情感陪伴。
(作者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监制:杨明品
轮值主编:朱新梅
后期编辑: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