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旗帜红旗渠最美奋斗者人物志

中科白癜风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刘婵通讯员于报生

日前,一部由林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宣传红旗渠精神的精品力作《旗帜——红旗渠最美奋斗者人物志》(以下简称《旗帜》)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本书是由50多位作者,从年4月起至年3月止,深入劳模和修渠人群体中,采写了2个集体、40多位先进人物感人肺腑的事迹,汇集成册。这些修渠人的典型事迹,多为首次面世,资料十分珍贵。

采写中,发生了哪些震撼心灵的故事?编辑和出版的过程正与党史学习教育契合,其间主创人员又学思践悟出什么呢?

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

这本呕心沥血写就的纪实文学著作,为何命名为《旗帜》?

中国共产党党旗高高飘扬,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当年林县县委将“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就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面旗帜。

“红旗渠的建成,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林县人民干旱缺水的现状,而且通过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梦想变成了现实。”主编吕志勇介绍道,年9月25日,红旗渠建设者(集体)被党和国家授予新中国“最美奋斗者”的荣誉,红旗渠已成为林州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

红旗渠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史,更是标志性事件。在今年2月由中央党史办编发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中,把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涌现出的大庆、焦裕禄、红旗渠、雷锋、“两弹一星”等先进典型、英雄模范人物和形成的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作为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加以肯定。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红旗渠精神为什么能够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个问题始终牵引着主创人员的思绪。河南省林州市退休干部、主创人员之一于报生对此感触颇深。

他认为,红旗渠精神体现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爱民情怀。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十二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在《旗帜》一书中撰文评价杨贵的可贵之处之一就是:“不忘初心,为了人民修渠,依靠人民修渠。”当年,杨贵和县委一班人修渠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正因为他们勇于践行党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率领全县人民苦战十年,修建成了长达公里的人工天河。

红旗渠精神彰显着修渠人的太行浩气。“蓝天白云作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这是修渠人当时写下的豪迈诗篇。在修渠工地上,不论是领导还是民工,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找不到合适地方,就垒石庵、挖洞子、睡崖下、躺石缝。几块布篷撑起来,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部;三块石头支起一口大锅,就是烧火做饭的大伙房;搬几块石头一支,就是办公写字的桌案……

红旗渠精神凝聚着修渠人对共产党的信仰。风门岭隧洞是三干渠第三支渠上最长的一个隧洞,坚石、塌方、积水、硝烟,道道难关,处处险情。5年零5个月时间,魏家庄大队党支部书记魏三然组织施工,倒在了工地上,担任民兵营副营长的魏秀花,继承父亲遗愿继续战斗在第一线。年10月的一天,魏秀花乘着卷扬机系着的旧汽油桶下井,因油桶晃荡撞壁倾斜出事掉到了井底,牺牲时还怀着3个月的身孕。

平凡修渠人的付出普通修渠人的信仰

在采写《旗帜》一书期间,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些故事让人刻骨铭心。

红旗渠总干渠要经过一个险要的地段叫“老虎嘴”,渠线恰恰要从这里穿过。有民工往下一看惊呼道:“这要掉下去就摔成肉泥啦!”民工营长王磨妞却豪迈地涚:“老虎嘴是死的,咱们人是活的,咱活人还治不了死老虎?”他带领三十多个中青年顺着绳索荡到“老虎嘴”,硬是在崖壁上打出了七个直径两米、深十二米的炮眼,乖乖地为修渠民工腾出了施工通道。这是《旗帜》一书中讲述的《太行硬汉王磨妞》的故事。

在采访魏秀花的侄女时,主创人员了解到魏有山老人是魏秀花牺牲的现场见证人,于是前去采访。

老人已83岁高龄,是当年魏家庄村第9生产队的队长。他在修库、修渠工地上干了十五、六年,但查阅红旗渠模范名单却没有他的名字。老人说:“没啥好说的,就是吃苦呗,人人都那样!”

在这位老人简陋的房间里,墙上贴着领袖的画像,还挂着随他修渠用过的老算盘,桌上摆放上着红旗渠通水时用过的白色搪瓷茶缸。老人拄着木棍站起来,向前探着身子,自然呈现出一个弯腰致敬的姿势:“每天抬头就能看见,多好哩,幸福!”

在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在这个平凡的修渠老人身上,让大家豁然明白:平平凡凡修渠人的付出,成就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工程;普普通通修渠人们信仰,铸就了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

“从红旗渠的身上,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到伟大的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伟大真理。”河南大学出版社编辑柳涛说。这面高高飘扬在太行之巅的精神之旗,永为激励和感召广大人民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编辑:胡田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