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套模板,先做总结
我知道你现在在任何搜索引擎中搜索“简历”二字,不仅会找到成百上千的免费模板,还有很多直接生成内容的网站。但是,我不建议你在最开始就去套用这些内容,这是因为“套用”必然会有“排异”反应,他人的简历代表了他人的人生经历和发展方向,和你个人经历并不完全吻合。另外,这些网站上的很多简历是“假简历”,内容是由算法生成的,并不是由真人撰写分享的,这些内容可能会对我们制作造成一定的误导,也可能会引发焦虑的情绪。所以,我建议同学们最开始做简历时先不要大批量的搜索,而是拿出纸和笔,就像12月25日、26日面对试卷考题那样,只不过现阶段你面对的考题则是“如何介绍你自己”和“如何制作个人简历”。1罗列本科四年做过的所有的事这里的“所有的事”不包括你谈过的恋爱、养了什么宠物、去哪里旅游等人生经历和娱乐经历,而是指与报考院校相关的——你过往学习和工作涉及到的所有任务的清单,列出时间段、地点、你在完成任务时使用过的知识、技术与能力,并回忆你所取得的成绩和找寻相关的证明。1、读的什么专业?是否有双学位?成绩和绩点?获得了哪种层次的奖学金?2、参与过什么项目?比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院校老师的课题组项目等。3、参加过什么比赛?获得了什么荣誉?你的荣誉级别是什么?你在比赛中是个人参赛和团队参赛?如果是团队参赛,你的地位和贡献是什么?是否是领头羊?比如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竞赛、数据新闻比赛、新闻评论、品牌策划、广告创意、美术设计等省级、市级、校级奖项。4、习得的技能,包括专业技能。比如数据挖掘、分析、清理能力;可视化能力,能够熟练使用PS、AI;短视频、纪录片、宣传片、广告片等视频制作能力;实证研究能力,例如能熟练使用SPSS等软件。5、实习、项目经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单位或公司或机构实习多久?这是你在制作简历前所要做的热身工作,虽然上述内容你不会全部写入简历,但是当你回想你之前做了哪些事和应用了哪些技能时,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更重要的是你现在趁着考完试,头脑转动还很灵敏,就已经在着手准备,无论你未来迈向哪个赛道,你将会远远超出同龄同届的起跑者。2明确报考院校对研究生能力的要求这一部分你可以在你报考院校的大纲、院校招生简介、导师介绍页面中希望收到什么样的研究生中寻找,也可以直接向上岸的师兄师姐的讨教经验。一般而言,研究生招生都会希望看到报考考生具备扎实且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达到从事科研的水平,对具体技能的掌握与本科以来的获得的荣誉、还有个人品质与品格等。当然,如果你有明确未来想要跟的导师,可以先从学院教师介绍页面入手,通过搜集他的教育经历、科研经历等内容判断该老师的发展方向,然后结合自己过去的经历和老师的研究方向做“吻合性”处理。-02.制作亮眼的简历
1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让自己的简历在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是需要自己有亮眼的经历的,比如——1、教育背景:本科是双一流高校、拥有高绩点、双学位、雅思托福成绩、院级、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奖学金。不要小看双学位,现在很多院校老师期待自己的学生有跨学科视角,如果你在本科修读了法学学位、经济学学位、管理学学位等,完全可以在简历中突出说明。2、专业领域:如果你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省级或者校级奖项并有成形的成果、或者你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文章,那这些经历完全值得在你的简历里面展开讲讲,甚至可以标红加粗。3、奖项成就:学科竞赛成绩、校级比赛成绩、省级和国家级竞赛荣誉和奖项。如果你是应届生,可以强调“学历”板块中没有提及的奖项、职责,例如带领过团队、获得过奖项、或者做过志愿工作等。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本科期间资历平平怎么办呢?没有上述的科研经历和奖项,或者没有拿过大奖,只有校级或者院级奖项怎么办呢?我建议同学们仔细回顾本科期间的课程,你一定是有课程作业和课程论文的。比如,你可以将你拍摄过的作品、设计过的海报、排版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