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大家总说林冲懦弱,可金圣叹

林冲就是天下有本事,无家势,不得志英雄的宿命。杨志是有本事,有家势,无运势英雄的缩影。现在社会忍气吞声有本事,寄人篱下委屈求全的英雄多得是。林冲为什么不杀高俅,是因为宋江为了被招安,极力不准杀高俅,林冲为了山寨将领的团结忍了。为此林冲气得口吐鲜血,一病不起,不久便病死在水泊梁山。实际上林冲是被宋江的招安做法气死了。将领中,只有晁盖和林冲长眠于水泊梁山。显然,金圣叹腰折曲解水浒传原著,抹黑水浒传中的人物,是为了讨好明朝统治者而保命,终因赦令迟到一步而被杀了头。按照金圣叹的评价标准,金圣叹毒人也。

林冲的一举一动哪一条不符合老百姓的民间智慧?林冲任何不那么做的举动都会遭到更严厉的诋毁!说白了,林冲就是个弱势群体,不但在官场上,还在人情世故、道德体系之中。每个评论者在林冲面前都很容易高高在上,施耐庵塑造了林冲这个现象,说明了所谓的民间智慧在社会矛盾面前没什么用,当然以宋江为代表的功名追逐者在社会矛盾面前也没什么用。水浒求路,最后是穷途末路。

当林冲这样的人无所顾忌的时候,他会比任何人都狠毒,当林冲这个人有所顾忌的时候,他又会比任何人都懦弱。我觉得这句话总结的到位。难道陸谦、菅营等三人不该杀吗?难道林冲被此三人烧死博得金圣叹评价为善人才好吗?难道林冲依从王伦的逼迫去杀无辜的人才好吗?难道受迫害者的忍耐也是罪过吗?忍耐是人类的天性,没有忍耐,猿猴不可能进化成人,早已都葬身于虎狮的肚里了,所以,那时的猿猴,只能栖身于古树上,眼睁睁地看着虎狮横行于陆地。

杀陆谦是必杀之局,陆谦本就是来取他性命的,你死我活的选择!其实我倒觉得抢酒是一个信号,林冲不再循规蹈矩,不再唯唯诺诺,也可以说是杀陆谦之后认清了现实,上进之路完全破灭,索性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从抢酒以后林冲已经完全蜕变了。水浒传没看过,电视剧也只看了一些片段。火并王伦这段,觉得林冲有点狠了。王伦收留了他,他却杀了王伦。如果不认王伦这个老大,可以走。也可以与王伦讲明割袍断义,脱离王伦,组织人马正大光明地夺取山寨。千不该,万不该一刀杀了。王伦在梁山落草为寇,只图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可能并未想过反抗朝廷。收留阮氏兄弟会引火烧身,招来朝廷围剿。从自身考量来说是没错的。

其实林冲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小人!其一故意把妻子休掉送给高衙内,其二野猪林有意出卖鲁智深,其三梁山出卖杀害收留他的王伦,梁山如果找一个小人,当非林冲莫属。最不想招安的是林冲,他把高俅摸透了,招安就死,其实林冲是气死的,但也很毒为了加入体制内逼死妻孑并王伦,还有和鲁智深是好朋友,到梁山就形同陌路为什么想想吧。

林冲一心想做官,哪怕老婆被调戏。带刀去白虎堂,难道他真的忽略了不允许带武器?不,是因他想用献武器的方法来求得一个继续做官的机会。出卖鲁智深那叫一个干脆,也仅仅是为了摆脱鲁智深半路打跑押送他的衙役的罪名。还对做官有幻想。落草后,鲁智深对林冲的出卖咬牙切齿,在智道林冲被戴绿帽子的情况下,每每见面都友好的问候:嫂嫂安好!

金圣叹的评价就政确吗?金圣叹属于恶嘴毒笔之类,金圣叹腰折水浒原著曲解水浒原著,在你的笔下是事实。你是随金圣叹的嘴说而说,不顾高衙内逼死林冲娘子的事实,也曲解林冲夸赞鲁智深镇吓公差的心理,也颠倒王伦逼林冲杀无辜人作为投名状而林冲不忍杀无辜的人的恶善之分。一味地追捧恶嘴毒笔金圣叹,而显示你慧眼独具,鸡蛋内也能挑出骨头。

关于林冲休妻,一个男人进入了监狱,没有庞大的家底,何谈再保护一个女人。休与不休,没什么区别。他不过就是一个想有一个温度的家,他想保住自己的官位,试想,如果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她老婆还会和他在一起吗?我觉得林冲就是因为结婚有老婆,做事畏首畏尾,导致他辛苦挣来的一切都付之东流。

不要站在现在的视角看古人,那是就是男尊女卑,贞节看得比啥都重要。金圣叹水果林冲是毒人跟他怎么对妻子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林冲这人忍得住、做的绝,忍常人所不能忍,但是一旦决定动手也是毫不犹豫做得彻底,很有些心计。这是用后世的眼光去分析林冲的做法,我看过很多文章,古人有些做法在咱们看来是匪夷所思的,比如将小妾发妻送人,甚至将发妻和亲生骨肉杀掉给朋友下酒,所以,回过头来再看林冲的做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休妻已经有人解释得很好了,作为一个贼配军只能牵连家人,没办法继续在身边照顾了,这是为了给妻子一个机会。林的隐忍只是为了有个地方活下去,或者混下去,即便是配军也是个活下去的地方,只到他发现高太尉根本不想给他留活路才拼了。拼王伦也是,王伦就是想找个机会把他赶走,一旦被赶走要怎样才能一个人活下去呢,靠打家劫舍么,林做不出来的,这时候也是你不给我留活路,我就要拼个活路。在梁山不杀高太尉也是为了保住梁山的位子,林冲是一个屈服于生活的人,以前看觉得憋屈,现在看像极了自己。

金圣叹眼毒,看人入骨。林冲确实是狠人,但是不同意休卖看杀,这几个字。林冲的毒在于,忍,狠,绝。忍,小编分析,确实妻子被调戏能忍得住,王伦羞辱也能忍。但是忍跟忍不同,林冲的忍是伺机寻找机会。对王伦早已经起了杀心,但不到时机忍得住。狠,林冲休妻不是为了讨好高衙内,是狠,是逼死妻子。绝,从林冲出手就看出来了。这人不干也罢做必做绝。至于,出卖鲁智深,这也是我最不理解的,如果觉得是谄媚高俅我觉得不对,那就样林冲配不上一个狠字,那才是骨子里的懦弱无能。林冲不是那样的人。我有几个个猜测。一,是因为作者写到这里,为了突出鲁智深的能耐,没考虑那么多写了一笔,林冲,作者都属于无意。没想到造成后果。第二,林冲无意一说,作者刻意安排,为什么为了以后鲁智深出走做伏笔?第三,林冲故意的,就是为了出卖鲁智深。但不是为了谄媚,而是为了让鲁智深与高俅成为死敌。借刀杀人。

林冲不算狠,比起杀幼儿的李逵,杀丫环的武松已是良善很多。林冲只是想通过正规的途径博取前途,只到忍无可忍。至于杀王伦也许有点过,但山寨权力斗争也很残酷,如果不杀王伦,他的亲信反抗的话,也许成败未知,死的人更多,所以是不得不杀。梁家辉的英雄本色当为林冲性格最好的注解。丈夫立于世,当封狼居胥,建功立业,忍是因有所为有所不为。休妻是想一人承担,不想别人受牵连。其实林冲胸有报负,若得志必为岳飞韩世忠一样的人物,但往往造化弄人,有时你空有擎天的本领,却未必有天时地利的平台,一生只剩蹉跎。

教头还是个苦命善人。休妻,是没能力保护妻子,不敢反抗是性格懦弱,至于说狠,老话说兔子逼急了都会咬人,何况一身本事的教头。休妻,多的是一份自责没能力保护家人,索性放手。火并是对天王一伙人性格投缘的义举。不敢反抗包括后面梁山上见到高球的隐忍是识大局顾大体。如果按本文所述,林冲岂非是胆小怯懦、卖友求荣的下下人品。

说句实话,就火并王伦就看出林冲心胸狭隘,而且喜欢攀高枝,看见晁盖等人能力大,想讨好晁盖等人,果断杀了王伦,王伦哪里对不起林冲了,王伦自己的老窝,好吃好喝伺候着林冲,走的时候给盘缠,还想怎样?王伦再小心眼,对林冲可够意思了,林冲却反手一刀把王伦杀了。不知道林冲咋想的,我要是林冲,晁盖要杀王伦,我都要上去挡一刀。所以说,林冲真是一个没良心的东西。

如果读者都可以看出林冲休妻的真实目的,那么身为半个局内人爱憎分明的鲁达,粗中有细,会看不出?还会去野猪林救林冲这个阴毒的人?比如有人爱把三国里关羽的死说成刘备为巩固政权,怕关羽功高震主。这样的解读真的好吗?倒不如理解为故事过于宏大,作者对于细节没有更多阐述。

在进过牢城营的水浒诸人中林冲是唯一接济过普通囚徒的人。武松只吃别人的,宋江送钱施耐庵就写送钱,唯独写林冲是这样的——满营的囚徒,也得了林冲的接济。为什么同样送钱,林冲是接济,宋江只是送钱?可见作者对林冲的评价是正面的,自己都是囚徒了,还想到普通的囚徒,这和当初救李小二是一样的。再想想宋江对唐牛二的态度,再想想武松惊讶于各位囚徒在太阳底下做死做活的劳动无动于衷。花和尚是个外粗内细的人,正义而不迂腐,喜欢;燕青重情,头脑冷静,喜欢;最喜欢那两个最后跑掉的兄弟,名字记不得了,既能对兄弟全忠义,又能在残酷的斗争中保全自己,有原则三观正还智商高,仅列地煞屈了料了,特喜欢。

金圣叹大师评价很中肯,但是我还是看不起林冲的这种性格。在我看来林冲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的决定一切为自己的利益为主,碰到官府之人就忍气吞声,战斗力降为0,碰到平民百姓就能超水平发挥。可惜了一身武艺,林冲就是一个事故圆滑之人。很多人都说林冲不该杀王伦。其实,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八十万禁军教头到得罪高俅,被发配,无奈休妻,风月山神庙杀陆谦,一路隐忍却落得落草为寇的下场。换做谁是不是心态也崩了?即使落草为寇还被羞辱排挤的待不下去,不杀还能怎么地。

杀老大,无论哪行哪业古今中外,都是大忌。你看人家徐世绩,投奔瓦岗想干一番事业,发现老大翟让就是目光短浅的山大王,于是引来了李密入伙,辅助志向高远的李密做大,然后外出作战不参合李密跟翟让的火并。李密投降唐朝后,徐世绩不抛弃不放弃老大,把地盘打包给李密,提高李密在唐朝的贡献值。把李密和李渊都感动的不行。再后来跟随李神通打窦建德,兵败李神通被俘,已经逃出来的徐世绩又回到李神通身边跟老大一起当俘虏。

林冲最憋屈!而讲林冲为毒人,是不准确不正确的。大凡好人总是受人非议最多的人,真真正正坏到顶的人但凡做了一丁点的好事,就会被人当作闪光点来大加赞词的,是以才有_好人难做_这个千亘流传的俗语流传于世。林冲是上上人等啊,打熬得出超人的本事,隐忍的性格。归根到底是他一直目标坚定明确,想和和顺顺的步步高升,为此他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放弃该放弃的。只是确如金所言容易憋坏了。这不是好人坏人的论断,难道鲁智深就是好人么,林冲在内心深处该是鄙视鲁智深的作派的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