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尹何许人之二世说新语阅读理解

①刘尹在郡,临终绵惙②,闻阁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淫祀③!”外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答曰:“丘之祷久矣④,勿复为烦。”

刘尹与桓宣武⑤共听讲礼记⑥。桓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⑦玄门。”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语⑧。”

殷中军⑨问:“自然无心于禀受⑩。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诸人莫有言者。刘尹答曰:“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一时绝叹,以为名通。

①刘惔dàn(生卒年不详,一作刘恢),字真长,后世称“刘尹”。在郡:在丹阳郡的任上。②绵惙(miánchuò),病情沉重,气息仅存。③淫:放纵,过多,过度,失其节制,不合法度。“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淫祀是指不合礼制的祭祀,不当祭的祭祀,妄滥之祭。④语出《论语·述而》: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qí)。’”子曰:“丘之祷久矣。”后以“丘祷”指祈求消灾祛病。⑤桓温(年~年),字元子,谯国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是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权臣。姿貌伟岸,豪爽大度。任琅琊太守,迁徐州刺史,迁使持节、安西将军、护南蛮校尉、荆州都督,掌握长江上游地区的兵权。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拜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册封临贺郡公,声名大振。累迁大司马,册封南郡公。掌权期间,抑制朋党,改善吏治,抑制兼并,实施土断,重视民间疾苦,改善教育。别名:桓宣武、桓征西、桓元子。⑥《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⑦咫尺:zhǐchǐ,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形容距离近。也指微小,仿佛对方就在眼前。⑧金华殿:宫殿名,汉成帝听郑宽中、张禹讲《尚书》、《论语》的地方。指金华殿中的讲说,不足以比拟真正的要言妙道,泛指儒家学说的谈论。⑨殷浩(年~年),字渊源,陈郡长平县(今河南省西华县)人。东晋时期大臣、清谈家。早年见识高远,度量清明,富有美名,酷爱《老子》、《易经》,善于清谈。隐居十年,不曾出仕。接受会稽王司马昱征召,拜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抗衡大司马桓温,加剧朝廷内部矛盾激化,不听王羲之和荀羡的劝阻。授中军将军,奉命北伐,出兵攻打许昌和洛阳,兵败而归,受到大司马桓温弹劾,被废为庶人,流放于东阳郡。⑩禀受:指人所承受于自然的天性。写:“泻”的古字,倾泻、流漫、流淌。名通:名言通论,指精妙通达的解释。

1.下列句子中“之”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句是()

A.丘之祷久矣B.自是金华殿之语

C.有澄清天下之志D.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

2.下列句中“莫”含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莫得淫祀B.诸人莫有言者

C.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D.尝算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

3.与“闻阁下祠神鼓舞”中“鼓”词类活用同类的是()

A.时有入心处B.恶人多

C.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D.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

4.翻译下列句子。

(1)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语⑧。”

(2)刘尹答曰:“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5.下列对刘尹性格为人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谨守礼法,不愿铺张浪费。

B.豁达,对死后的祭祀看得很淡。

C.自以为是,对别人做学问一点也不尊重,当面跟别人争吵。

D.有思想,有独到见解,而且能用比喻加以阐说,通俗易懂。

1.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他都是助词,的)2.A(不,其他都是没有人、没有谁)3.D(例句“鼓”名词活用作动词,击鼓;A“时”名词作状语,有时;B“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C“岁”名词作状语额,每年;D“刑”名词作动词,判刑)4.(1)刘尹说:“这并没有说到最重要的地方,就只是金华殿的说法而已。”(2)刘尹回答说“这就好像把水泼到地上去,水顺其自然的横竖乱流渗入地下,一点也没有形成固定的方形和圆形啊。”5.C(觉得别人没有讲到点子上;只是事后跟桓温的议论,没有当面跟别人争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