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喜儒
世界上最难的事是什么?很多人认为是看人识人。汉语中有不少涉及人心的成语,如心怀叵测、别有用心、心术不正、口是心非等,可见人心深奥难测,识人知心之难。
中国很早就有看相识人的习俗,有文字可考的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主要流行于宫廷贵族,属“官学”,至两汉时已基本成形,之后便如洪水猛兽般蔓延开来,史籍中与之相关的记载比比皆是。据说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就相貌奇特,“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也正因此,善于识人的吕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女儿(即后来的吕后)嫁给了尚在任亭长(类似村长)的刘邦。
古人留下了很多看相识人的方法,如庄子的“‘九征’识人术”、吕不韦的“八观六验”、诸葛亮的“观人七经”、张居正的《驭人经》、冯道的《荣枯鉴》,还有四库全书中所收《太清神鉴》《玉管照神局》《月波洞中记》《人伦大统赋》等。时至今日,我们也都听过一些与之相关的奇闻逸事。
如果说近代中国最善于识人者,估计很多人会想到曾国藩。
曾国藩年出生于湖南一个普通的耕读人家,自幼勤奋好学,六岁入塾读书,八岁能读“四书五经”,十四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他与倭仁、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曾国藩一生将为政以耐烦作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洁,切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以忠谋政,礼治为先,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据说李鸿章曾向自己的老师曾国藩推荐了三个年轻人,曾国藩从他们在庭院里等候时就开始暗自观察。后经过一番交谈,曾国藩让口才最好的那个人做了有名无权的虚职,让规矩老实的那个人做了管理钱粮马草的同知,让仰头看云、表达直率的那个人去军队效力,且着重培养。谈及原因,曾国藩说第一个人在庭院里等候时便用心打量室内摆设,虽然他侃侃而谈,但很多东西不甚精通,只是投我所好,可见此人善于钻营,不足以托付大事;第二个人沉稳有余、魄力不足;第三个人不浮躁,从容淡定,面对显贵,很有主见,能不卑不亢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正是少有的大将风度。
曾国藩的幕僚多达四百余人,涉及文学、算学、天文、机械、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这些幕僚在进入曾府时大都经过曾围藩的仔细观察,《清史稿》中说曾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
曾国藩在安排重要的人事时,必先仔细观察,以决定是否录用。据说《冰鉴》就是曾国藩总结其用人心得的一部著作。“冰鉴”一词取其以冰为镜、明察秋毫、知面知心之意,它将《易经》学、骨相学、心理学、人才学、谋略学融为一体,通过对一个人外在的神骨、刚柔、容貌、情态、须眉、声音、气色七方面的观察与总结,进而深层次地推测其思想、信念、意志、行动力、气质、能力、性格特点以及处事风格,然后量才而用。
有人说《冰鉴》是假托他人之名出书。不论《冰鉴》是否为曾国藩所著,它还是有可供今人参考之处的,不妨读一读,以修炼看人、识人、鉴己的智慧。
本文来源:牛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