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核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今日早安问候#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对“诚信”主题的搜集、整理、探究,提升对诚信的认识,感悟“诚信”的博大情怀。

2.思维发展与提升:以文字、图片、讲故事、演讲等形式展示成果,发现自己身边及社会上诚信的人和事,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诚信”。

3.审美鉴赏与创造:参与诚信的故事讲述、朗诵、歌曲演唱等,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懂得信赖别人和被别人信任都是一种幸福,从而陶冶情操,激发互信之心,学会诚信做人、做事。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演讲,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树立诚信意识,并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做人,讲求信用,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要求自己。

教学难点:

学习演讲,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三、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初中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还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学习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要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但是在各小组汇集、整理资料;选择相关展示内容;确定采访对象;撰写演讲稿,评选演讲人;选择演唱歌曲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另一方面,一定要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同时,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我还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国学经典《弟子规》教导我们: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凡说出的话,首先要真实不虚、讲求信用。说谎话骗人、胡言乱语都是不可以的。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无论古今,诚信都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综合性学习活动:人无信而不立。

诚信的内涵:

诚信就是诚实无欺,如实的,真心的,确实可靠的;诚信就是信守承诺,遵守协约;诚信就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表里如一;诚,无伪也,真也,实也。--《增韵?清韵》

二、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1、名人名言

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

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莫里哀

2、古语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意志不坚强,智慧就不会有高境界;说话不诚信,做事就不会有好结果。

人倍(违背)信则名不达:人背信弃义那么名声就不会远传。

3、成语故事

一诺千金:用来比喻重视诺言,说话算数。

一言九鼎: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逗妃子笑,点烽火,戏弄诸侯,结果当敌人来犯时,再点燃烽火,其他诸侯不来救援,自己失败丧命。

4、故事曾子烹pēng彘zhì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哭,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与小孩子开了个玩笑罢了。"

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闹着玩儿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如今你欺骗他,是教孩子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于是就杀了猪把它煮了。

启示:①做人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

③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后果,要为以后着想;

④知错能改也很可贵;

⑤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就不能信口雌黄。

三、活动二:环顾身边思诚信

1.师过渡:诚信不难找到,诚信就在你我身边。生活中,从来不缺少诚信之人,他们诚实待人,讲求信用,言必信,行必果。让我们一起看看第四组为我们带来的人物采访吧!

同时,还请采访组同学代表谈一谈自己的采访感想。

2.学生展示:

采访主题——“成人世界里的诚信”、“讲诚信,做真人”、“诚为贵”

采访方案——走上街头,采访陌生人;回到家中,采访爸爸妈妈;来到学校,采访老师。争取多角度展示人们对诚信的认识。

采访收获——学生谈体会。

展示一个采访片段

3.师过渡:感谢第四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精彩采访视频,让大家更直观地认识到诚信对我们的重要。老师也我大家准备了一个小视频——《你的诚信呢?》希望同学们仔细观看。

思考:

(1)微视频中,王小聪有哪些不诚信的行为?

(2)生活中你如果遇到这样的人或事,你会怎样对待呢?你能对王小聪提出一些忠告吗?

(要求大家写一写,要注意称谓,注意语言的简洁,要有礼有节,还要注意委婉的表达,易于对方的接受。)

(此环节中,既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拓展语文学习的半径;又希望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为理性总结和写作的能力,强调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际的文字运用能力。)

4.三到五名学生展示。

5.教师小结:

没有诚信的世界,是灰冷的,只有我们诚信待人,付出真诚,和信任,才会收获友谊和尊重。诚信能使我们心怀坦荡,形成健康的人格。诚信能使我们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友谊。诚信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温馨和谐,使我们的社会、国家更加健康发展。到这里,我很想了解一下,我们中学生是如何做到诚信的呢?

(学生回答)

6.老师梳理并要求学生齐读。

(1)诚信要讲诚实,如平时不以假话欺骗老师家长。

(2)讲信用,借别人的东西及按时归还。

(3)守承诺,不随便许诺,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

(4)对自己履行责任和义务,如平时的清洁和学雷锋活动,自己主动按时完成,自觉遵守纪律。

(5)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贪小便宜,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尽自己的努力做好每件自己应该做好的工作。

(6)在学校里,我们要做到考试不作弊,不抄袭作业,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坚决改正,敢于承担责任。

师总结: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仅仅是学生时代要牢记和遵循,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更要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将诚信理念贯穿我们的人生。

(此环节,紧密结合中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极具针对性,是对学生的有效提醒。)

四、活动三:班级演讲说诚信

1.小组合作,分类整理前面的材料,利用整理的材料写出精彩的演讲稿。比赛前,制定活动规则、具体的活动措施和任务,推选出比赛评委,可邀请语文老师、历史老师、政治老师或班主任参加,最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资鼓励。

2.演讲比赛后,大家一起讨论,选取一条或几条典型性的名言或典故,同学们畅谈各自的理解与认识,最后写出自己的启发和感受。

古人对诚信的经典论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五、设计徽章宣诚信

(徽章组成员上台展示,并解说他们的设计理念。其他组同学填写评价表)

通过把诚信元素与图案融合,用一段文字说明其设计理念,促进学生灵活性、独创性思维品质的提升,逐步掌握创造美的方法,通过解说设计理念,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六、反观自我践诚信

最后,请每位同学反观自己,我们有哪些不诚信的行为呢?在平时生活中,你将如何做一个诚信之人?

(学生反思存在的不诚信行为,如抄作业,撒谎,作伪证,闯红灯等等)

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发现我们班同学不仅有当老师的资质,表演的天赋,演讲的能力,作诗的才能,还有反思的习惯。我为你们喝彩!从觅诚信到践诚信是一个纵向学习的过程,在了解诚信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应结合自身诚信情况用行动“守诚信”,在学习生活中做一个践行诚信之人!?

七、总结提升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诚信的一些经典论述、诚信的典型事例等,并且强烈的认识到诚信对一个人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性。每个学生要继承中华民族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做一个诚信中学生!

教学反思

《人无信不立》的教学设计共设置了六个活动,分别是引经据典觅诚信,讲演故事探诚信,班级演讲说诚信,设计徽章宣诚信,反观自我践诚信,从理论到践行,围绕什么是诚信,诚信的意义,再到如何践行诚信展开。活动准备阶段,通过各方协调,耐心引导,安排好小组任务,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个别环节,先创作模板,给学生参考,经过与组长的沟通后,小组成员豁然开朗,跃跃欲试。在活动安排前期,对学生的指导至关重要。活动过程中,教师全方位把握,不可完全依赖学生,要注重个人指导,及时做出评价、调整,改进教学。每个活动,除了上台的学生外,容易忽略其他学生的落实情况,空有架子,内容不实。践行诚信的教学是否有效,因为时空条件不允许不得而知,如果今后有条件我一定会在生活学习中观察学生的行为,并及时指导,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守信人生起到一定积级影响,落实教育的根本任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