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释词:内集,家庭聚会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同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句解:“寒雪日”写屋外天寒雪骤,“讲论文义”写室内谈笑风生,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且文化气息浓郁的家庭氛围。文字简洁却内容丰富,交代了故事发生的人物、环境、事件等。
俄而雪骤,
释词:俄而,不久、一会儿骤,紧
译文:一会儿,雪下得急了,
句解:“骤”字形象传神地表现了雪之急,突出了雪景的壮观,为下文的“咏雪”做铺垫。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释词:欣然,高兴的样子何,什么似,像
译文: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
句解:谢太傅的问话引出了下文“兄子”“兄女”的回答。“欣然”表现了谢太傅见到白雪纷纷的喜悦之情。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释词: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译文: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与之)相比。”
句解:比喻胡儿以白盐撒于空中比喻白雪飘飞之态,突出了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照应上文的“雪骤”,形象生动。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释词:未若,不如、比不上因:凭借
译文: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说像柳絮乘风起舞。”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
句解:比喻,将飘飞的雪花比作乘风起舞的柳絮,突出了雪花飘飞的轻盈姿态,同时引发人们对春天即将来临的联想,极具美感。
太傅对以上两个比喻并未直接表示赞同或反对,只“大笑乐”,表现了谢家家庭聚会时欢快、轻松的氛围。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释词:即,就是
译文:(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句解: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释词:期行,相约同行日中,正午时分舍去,舍弃、离开乃;才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正午(朋友)仍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离开后朋友才到。
句解:交代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情况,点明不守信用的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元方时七岁,门外戏。
释词:门外,在门外(名词作状语)
译文:(陈太丘的长子)元方这年七岁,门在门外嬉戏。
句解:“时年七岁”,表明元方当时年龄很小。正因为元方在“门外戏”,才与客人相遇,这句话既交代了对话的地点,又为下文写两人的对话做了铺垫。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释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表示疑问
译文: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不在?”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您很久(您)都不到,已经离开了。”
句解:元方回答客人的问话彬彬有礼。“待君久不至”明确点出父亲离开的原因。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释词:委,舍弃
译文:友人(听了)便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句解:一个“怒”字,将友人蛮横无理的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非人哉”写出了友人粗俗鄙陋的特点。友人言而无信,失约在先,不但不反省,反而怒责陈太丘,且言语粗俗,可见友人是个无信、无礼之人。这为下文元方的反驳提供了依据。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释词: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译文: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到了正午(还)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节。”
句解:面对友人的粗俗无礼,元方据理力争,指出友人的无信、无礼。元方先言“期日中”的前提,再指出友人无信、无礼的表现,有理有据,义正词严。在据理力争中,元方聪慧过人、明白事理的形象跃然纸上。
友人惭,下车引之。
释词:惭:感到惭愧(意动用法)引:拉,牵拉
译文:友人感到羞愧,下车来拉元方。
句解:由“怒”到“惭”,表明友人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羞愧。“引”表明友人想向元方表示友好。由此可以看出,友人虽然不守信用、不讲礼节,但知错能改。
元方入门不顾。
释词:顾:回头看
译文:元方(径直)走进家门,连头也不回。
句解:“入门不顾”这一行为表明元方是个性情直率、爱憎分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