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的丰都鬼城游览攻略,不会漏掉一处景

丰都鬼城在重庆市长江下游丰都县长江北岸的名山上,是AAAA级旅游景点。丰都县城历史悠久,古名“巴子别都”,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丰都鬼城又被称为“幽都”、“鬼国京都”、“中国神曲之乡”等。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编著的《水经注》中,丰都被列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第四十五福地。

景区就在长江边上,是长江黄金旅游线上最著名的人文景观之一。这里每天都有从上游重庆来的数艘游轮在这里停泊下客,前来游览观光。听着鬼城的名字感觉有点儿恐怖,甚至是有点儿血腥,其实不然。景区只是各种与鬼神有关的古建筑、鬼神塑像、地獄场景、庙宇寺观等,是国内最大的鬼神人文景观。据资料记载,丰都鬼城在东周时期就有了,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

景区游客中心的广场上有一座白无常铜像,传说白无常是阴曹地府的十大阴帅之一。是从阴间派来的,接引阳间死去之人亡灵的使者。白无常和黑无常一样,也是捉拿恶鬼的神。他头戴的高帽上写着“一见生财”,而鬼城的这座塑像却写着“你也来了”。

丰都县地处长江上游,距重庆市公里。这里虽然是山区,但交通十分便捷。到重庆公路是一个多小时车程,火车只需50分钟,水路六小时。从名山上向下腑视,长江就在脚下。因修建三峡工程,淹没了大部分老城。南岸新城区一片高楼大厦,欣倾向荣。

年12月,丰都鬼城景区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

鬼城就在长江边上的名山风景区内,注意,鬼城旁边还有一个“鬼王石刻风景区”,不要进错了门。名山海拔不足三百米,不是很高,像我这七十多岁的老汉都能毫不费力地爬上去。如果乘坐缆车,虽然又轻松又节省时间,但也会错过一些风景。

进入鬼城中最先看到的是哼哈祠,里面供奉的自然是哼哈二将了。国内许多寺庙都供有哼哈二将的,是镇守山门的神将。传说哼哈二将真有其人,都是武王伐纣时的战将。“哼”将叫郑伦,战斗中碰到敌人时,鼻子一哼,响若洪钟,鼻孔喷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哈”将叫陈奇,炼成腹内一股黄气,张嘴一哈,黄气喷涌,对手魂飞魄散。后来姜子牙封郑伦和陈奇镇守两释山山门,保护法宝,始称为哼哈二将。

报恩殿始建于汉代,现在见到的是年重建的,殿内供奉报恩地藏菩萨。传说佛祖封地藏菩萨为幽冥教主,统管阴曹地府(在这里“曹”不是指姓氏,而是古代的一级政府管理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司”或“局”)。在四大菩萨里,地藏菩萨主要是救度地狱里的“罪鬼”,而观音、文殊、普贤则以普度众生为主。

奈何桥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原为寥阳殿附属建筑,有六百多年历史。这里并排有三座桥,左边是健康桥,右边是财富桥,中间是奈何桥。传说人的亡灵去阴曹地府要“过三关”,奈何桥是第一关。传说中人去世后要喝下孟婆汤,走过奈何桥,就将前世忘却了而投向新生。过奈何桥还有讲究,夫妻要牵手通过,走双数步通过。如果是单身过桥,则要走单数步,方可幸福平安。

过了奈何桥便是寥阳殿,寥阳殿原来是明朝蜀献王朱椿的香火庙,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朝初年重建后被改为大雄宝殿,年复名为廖阳殿。前殿供奉释迦牟尼3米高的坐像,像前塑他的涅槃像(卧佛),后殿供三世佛。

星辰礅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的铁礅叫“心神铁”,是个半球形,重斤。地上的底座叫“铁灵根”,星辰墩传说是唐代尉迟敬德为练腕力而铸的。要将重达斤的半球形铸铁件(心神铁),放到地面的底座(铁灵根)上。要求球面立于底座凸起之上而不倒,就可治愈心病。

在“星辰礅”旁边还有一块清朝的石碑,印证上面所说。如果幸运赶上好日子,有人在这表演。表演者先是将心神铁在坑轨里,绕着铁灵根转上几圈,再顺势将心神铁搬到铁灵根上,使其静止平衡,让看似十分轻松。

五云书院是属于儒家建筑,彰显书香之气,《丰都县志》就收藏在这里。这里曾经是丰都的第一所私塾,创办于明代,并先后培养了7名进士。书院中立有一方三生石,寓意着爱情永恒,情定三生,即前生,今生,来生。

三十三重天实际是33级石阶,每级石阶象征着一重天。石阶用三米长的整条长石铺就,走过这33级台阶就到达了玉皇殿。

玉皇殿是传说中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是阳界的最大的殿堂。凌霄宝殿始建于何时,尚无考证,只知道此殿是清康熙四年时重建的。大殿前面左右各有两方石碑,左边是当代的“唯善呈和”碑,这四个字共用一个“口”字。右边传说是海瑞写的“寿”字碑。

玉皇大帝在道教中是众神之王,是主宰着天地人三界的神,也是掌管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的天神。据说玉皇大帝姓张,名自然,其塑像高达六米。

百子殿始建于西晋,殿里供奉着观音、文殊和普贤三位菩萨。据说可以求子并保佑子女平安,普渡众生。

百子殿的左面是无常殿,供奉着三个人,其中之一是白无常(就是游客中心广场上的白无常塑像)和他的老婆。另一位是有着三头六臂的宝山大王,是保护山间人畜平安的。

再往上就是鬼门关了,这是阳间和阴间的分界点,也是亡灵的第二个关口,进了鬼门关就是阴曹地府了。进鬼门关也不是随便进的,门前有16个鬼王把关,还有两个小鬼看门。在世为善的亡魂能顺利通过,而在世作恶的亡魂会被打入地狱受刑。如今这里还有了新的说法:“过了鬼门关,一生都平安”。

据说阎王爷派了16名鬼王镇守阳间和阴间的关口,这16名鬼王各怀绝技,它们是:伥鬼、驻海鬼、皮桑鬼、千眼鬼、林鬼、淘气鬼、罗刹鬼、欲色鬼、食蔓鬼、酒鬼、疾行鬼、夜叉鬼、劈山鬼、食肉鬼、财鬼和食气鬼。两个看门的小鬼是倒霉鬼和晦气鬼。

这16座鬼王的塑像,或面目睁眝,或慈眉善目,形象各异。每个鬼王都有一段典故,读者可以自行查阅。

过了鬼门关就是黄泉路了,黄泉又称为九泉,表示非常深的泉。黄泉路只有几十米长,是民间传说人死后亡灵的必经之路。黄泉路牌楼上对联写道“红尘生涯原是梦,幽冥黄泉不是真”。路的右侧挂着许多白色的灯笼,左侧则是天子殿的围墙。

在黄泉路的尽头有一块年的劝诫碑,奉劝人们要向善从善,以免死后在地獄受刑。

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人死后的亡灵经过金鸡岭和恶狗岭,就到了望乡台。在这里可以回望自己的家乡,并能看自己的到亲人,然后就进了阴曹地府。12年以后,就要转世投胎,在世时做的好事多,可以转世成人。否则阎王爷让它转世成动物。

最后我们来到了阴间天子殿,天子殿始建于西晋,原名“阎君殿”,现见是康熙三年()重建的。天子殿坐西朝东,分为牌楼、山门和殿堂三部分。人的亡灵进入天子殿牌坊后,要经过最后一关的考验。把一只脚心站在地上一个凸起的小圆球上,来个金鸡独立。同时要看着山门上的“神目如电”四个字,能站稳的就过关了。否则就证明自己做过亏心事,心中有鬼,要下地獄的。

进山门的左侧是黑、白无常,右侧是鹰蛇二将,它们是负责镇守山门,审查亡灵的。穿过山门便是天子殿的主殿——耀灵殿。耀灵殿三个大字是由当年丰都的县令题写镌刻的。耀灵殿两侧的廊坊分设东、西侧地狱的雕塑场景,每侧九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十八层地獄。

进殿后迎面挂有黑底金字的大匾,上题写“乾坤一气”,匾额的下方挂一面圆形的照妖镜。再向前,在挂有黑底绿字的“善恶昭彰”大匾,下面端坐着鬼城的总管阎王爷(阎罗王)。耀灵殿是阎罗王审判的地方,阎罗王坐在大殿的中央,左右两边是四大判官、牛头马面十大阴帅和他的侍从等。

“阎王”的称谓是从梵语中音译过来的,是阎魔罗阇的简称,又作阎罗,是古印度传说中管理阴间事务之王。佛教创立后也沿用了这一说法,传入我国后又与道教相结合,演变成十殿阎罗。其中又以掌管第五殿的阎罗王包(拯)为首,与韩擒虎、范仲淹、寇准称为“四大阎王”。丰都鬼城的阎王塑像,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唯一的,拜一拜阎罗王一样可以保佑家人平安长寿。

天子殿左侧的钟馗殿是年建的,殿中自然是供奉着驱魔大神钟馗。钟馗是阎王殿上的四大判官之一,虽长相丑陋却铁面恕目,是魔鬼的克星,被玉皇大帝封为“翊正除邪驱魔雷霆帝君”。

出天子殿就到了二仙楼,二仙是指唐朝初年在这里炼丹修行的阴长生和王方平二位居士。他们得道成仙西去后,人们误将两人的姓合称为阴王,误认为他们是阴间的王,致使这里便有了鬼城的称谓。明朝时就有人在这里修建了凌虚阁,清康熙年间改称二仙楼。现见是道光九年(年)重建的全木结构的三层楼阁,这也是鬼城里年代最老的建筑之一。

五云楼是一座現代仿古建筑,缺少文化底蕴,建建停停了好多年,是丰都鬼城最高的建筑。

到这里我们将丰都鬼城游览结束,一些恐怖血腥的雕塑没有细看,一扫而过,整个过程需要两三个小时左右。如果时间充裕,你还可以到旁边的鬼王石刻风景区游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