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人物志之十八等待乌咪

《西周人物志》十八:等待乌咪

西周私塾安陵班已经结业一个多月了,我仍然每天开信箱收作业,并坚持写《西周人物志》。一天又一天过去,一次又一次落空,因为我始终没有收到沈乌咪的作业。

在西周的课程里,我曾要求学生每人交一篇情景交融的作文,小学生不限字数,初中生八百字以上。全班只有一个没交作业,就是沈乌咪。

入学第一天,在自我介绍时,乌咪就明明白白地宣称:我根本就不想来,我也不想学。态度相当强横,像个对着世界宣战的斗牛士。

我没有做任何解释与反应,因为经验告诉我,在标榜叛逆的中学生思维里,是很难把任性和个性分开的,大道理只会让她更加对抗,不如让时间去证明一切。对于西周私塾的课程,对于我和周媛的互补合作,对于这五天的整体策划,我充满自信,绝对有把握让所有来到的孩子从“根本不想来”到“舍不得离开”。

事实上,班里“不愿来”、“不想学”的孩子不只一个,早在开课前就有很多家长找我谈话,说孩子对于诗词格律全无概念,一向不喜欢语文课,连造句都不感兴趣,更别说写诗了,是自己硬逼着他来的,希望我能跟孩子好好谈谈。我的回答一律是:不用谈,我保证他三天后自己就会喜欢上的。

通常来说,第一天“对课”学习结束,大多数孩子就会对课程发生兴趣了,从第二天开始交作业,完成状况不好的孩子会被留堂补课,两三次后都会跟得上。

我私下了解过,知道乌咪在学校的成绩很好,但是因为过分的抗拒心理,在西周的表现却属于差的,开始会被留堂,后来干脆就拒交作业了。

我知道她在跟西周较劲,跟母亲较劲,也在跟自己较劲。于是一直想找机会让她把这个劲叫得更彻底些。

第二天晚上,我们邀请了国家一级茶艺师、大连茶艺女子学校校长蔡承晓(琛儿)做茶艺表演与讲座,并从学生中选出一对才子佳人做茶童。

布置会场的时候,我看到书院里有一架古筝,觉得很配合画面,便也搬了来,同琛儿说:“也不需要真弹,找个女孩子做做样子就好。”琛儿一眼看到了在旁边观看的乌咪,随口说:“就是她吧,长得漂漂亮亮的。”

我征求了乌咪同意,便让琛儿临时培训了她弹古筝的坐姿手势,抹挑滑拨,包括表情和眼神,以及进场下场的方位节奏。最后告诉她:整个晚上的表演期间,你都要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姿势和动作,要面带微笑,一直做出弹琴的姿势,但不能真的弹出声音,要坚持两个小时。

乌咪这会儿分明有些后悔了,竟然找了个代替者并同我讨价还价:有人会弹古筝,让她来吧。我不同意:反正不需要真的弹出声音来,换个人还要重新培训,就是你吧。

她急了,又摆出了那斗牛士的姿态:我不弹,本来就不是我想来的。

不行!我明白地告诉她:你不想弹,选中你、培训你的时候为什么不拒绝?没有人强迫你,是你自己接受了任务,也接受了培训。现在表演马上要开始了,你说不弹,那是不是让全场所有人停下来,另找一个人从头培训,然后再表演?你长大了,得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不能让所有人为你一个人的脾气买单。

沈妈妈是大学老师,也教育女儿要言出必行。乌咪得不到支持,哭着跑了。周媛老师走来悄悄跟我说:沈乌咪在外面哭,你要不要出去看看?我说:不用,到时候看她会不会进来,来不来我都有办法。

乌咪是个任性而叛逆的孩子,在这个缺乏信仰的时代,一个聪明敏感、情感丰富的孩子,因为浑身的劲儿没处使,往往会不知为了抗拒什么而抗拒,不知在维护什么而维护,把自己的尊严看得比性命还重,却又不知道尊严到底是什么。

这个年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硬拧着她是没用的,讲道理同样没用。惟一的办法就是给她一个较劲的理由,让她发泄痛快了,然后再判断她到底把什么看得更重,给自己划的那道线在哪里。

如我所想,到了表演的时候,乌咪准时出现了,每一个动作都很标准,每一个表情都很柔美——这是一个跟自己的本心对着干的表演,因为她一直在弹琴,却不可以弹出声音。这女孩子不是一直要找个什么目标对着干吗?那就试试跟自己的心对着干吧,如果她能控制住自己的心,再任性也终究是有限的。

表演结束后,大家都夸她做得很好,她不以为意地说:我还以为真的要两个小时呢,原来就半小时啊。

我暗笑:如果早告诉她只有半小时,不让她痛快哭一场,哪里这么容易了解她的底线?事实证明,这女孩的心真的很强大,只是太不肯委屈自己,只怕刚极易折。

第四天晚上,是昆曲表演。结束后,周老师恰好听到了乌咪母子的对话,沈妈妈是昆剧迷,也是张洵澎老师的忠实粉丝,听说张老师会来探班,激动得哭了。看完《游园惊梦》的表演后,沈妈妈问乌咪:喜欢昆曲吗?乌咪回答:喜不喜欢我说不上来,但我真心觉得,这一切都很了不起。

周老师把这句话转述给我时,我瞬间感动了,不仅为了自己的布置得到了学员们的回应,更因为进一步了解到乌咪的心,不仅强大,而且柔软,这女孩子若肯好好地训练自己,该有怎样的成就呢?

(沈妈妈同张洵澎老师合影)

(沈妈妈同罗艳团长一起)

可惜,五天课程结束,我始终没在乌咪的诗文中看到过人之处。难得的是,结业那天乌咪主动找到我,说想同我谈一谈。她似乎一直谨慎地措着辞,在考虑怎样表达,但一直苦于表达不清,却一再强调说:我其实不喜欢哭的,那天不知为什么会哭。

我告诉她:因为这个环境。安陵书院的园林里,到处是树木花草,最接近自然的地方。在这里,人们的心也会变得自然真实,想哭就哭。这是你天真的一面,没必要去掩饰它。但是哭过了,就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对于不交作文,她的理由是:写不出来。

我不想去过多分析所谓“写不出来”的理由,或许是苛求完美而不得,或许是仍然不愿面对自己的本心,或许是叛逆的惯性使然,又或许是太多的话想表达反而抓不到重点……就连我自己,在写了这么久的《西周人物志》之后,对于这个给我印象很深的乌咪却迟迟没有动笔,“写不出来”。

本来,我给了自己一个期限:告别时乌咪答应过我的,早晚会把那篇迟交的作文交上来的,到那时我会给这篇人物志画一个完美的句号。

可惜,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写完了,我仍然没有等到那篇作文,正如也不曾等到另一个学员家长承诺我的惊喜,于是差了两篇人物志迟迟不能收尾。

但是不能再等了,天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