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从来都不是正面实力的比拼,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敌我双方也明争暗斗,尤其是情报方面,更是战场上最重要的较量,正如孙武所说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抗日战争时期,敌我双方就在情报领域展开过针尖对麦芒的较量。
抗日战争初期,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曾指挥了一场著名的大捷,这场大捷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同时也是我国在正面战场上第一次击败日军,这场大捷就是台儿庄大捷。
说到台儿庄大捷,人们只会想到李宗仁,可是李宗仁却曾在回忆录中提及了另一位大功臣。李宗仁说台儿庄的胜利要多亏了这个人,如果没有他及时提供了有利情报,台儿庄一战胜负难分,这个人就是李宗仁单线联系的特工,名字叫夏文运。
夏文运出生于年,长大后来因为读书,夏文运在日本生活了七年,从年一直到年,这段经历让他在回国后得到了一份颇受争议的工作:日军参谋部的翻译。要知道,当时日本已经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而夏文运又是大连人,也就是说,包括夏文运的家乡都已经沦陷,为日本人工作的夏文运自然被家乡人认为是汉奸。
当时日本人有意拉拢桂系军阀李宗仁与蒋介石作对,派出日军参谋部的第二课课长和知鹰二拉拢李宗仁,担任和知鹰二翻译的正是夏文运。有一次,李宗仁单独与夏文运密谈,询问他堂堂男儿为何给日本人做事?夏文运听后立刻流下了眼泪,他表示自己也愿意为国效力,苦于报国无门。
李宗仁看夏文运如此诚挚,就让他与自己单线联系,潜伏在日军身边,为自己提供情报。在夏文运的帮助下,李宗仁得到了很多日军侵华的高级情报。为了让夏文运的安全得到保障,李宗仁从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夏文运就这样一直与李宗仁单线联系。
在夏文运的帮助下,李宗仁如虎添翼,提前预判到了日本人将全面侵华的计划。年,夏文运向李宗仁传送关键情报:“日军第5师团板垣征四郎所部,从胶济路南进蒙阴、沂水等地”。根据这条情报,李宗仁判断出板垣师团要与第十师团会合,因此李宗仁安排庞炳勋前往临沂,阻止日军的增援部队。
庞炳勋成功拖住日军的板垣师团,使得国民党部队几乎全歼了台儿庄附近的第十师团,歼敌两万余人,取得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正面战场的第一场胜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台儿庄大捷。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夏文运,可惜的是,这件事只有李宗仁本人清楚,在世人的眼里,夏文运还是那个日本人的翻译,还是“汉奸”。
抗战胜利后,不知真相的国民政府还真把夏文运当汉奸给抓了起来,要不是他的夫人马上找到了李宗仁,夏文运差点就要蒙受不白之冤了,而这事还不止一次,那个年代信息不发达,包括夏文运的家乡,一直都认为夏文运是投靠日本人的汉奸,因此夏文运虽然经过李宗仁保释出狱,但并没有回到家乡,而是定居上海,生活在上海。
新中国成立后,夏文运前往香港,经由香港前往日本,之后一直定居在日本。夏文运的日本妻子并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曾经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而夏文运也从未和子女说过自己的故事,包括夏文运出版的回忆录,也只字未提自己与李宗仁单线联系的经历,后来还是李宗仁出版了回忆录,夏文运的故事才被世人了解。
夏文运的故事揭秘后,他的家乡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夏文运的英名也被载入《大连人物志》,当地也已经开始妥善修复他的故居,以纪念夏文运在抗战时期为祖国做出的贡献。
参考资料:
《李宗仁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