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这条纪念抗战烈士的路更名了,只因长

银川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826/9366502.html

近日,汉口中山大道“刘家祺路”路口,该处路牌将要更名为“刘家麒路”。记者苗剑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29日讯“这是好消息,刘家祺路更正为刘家麒路,是对历史的尊重。”9月29日,烈士纪念日前夕,得知民政部门10月将把“刘家祺路”更名为“刘家麒路”,市政协委员丁钢十分高兴。今年武汉“两会”期间,丁钢曾向大会提交将“刘家祺路”更名为“刘家麒路”的建议。

刘家麒生于武昌,年10月16日牺牲于忻口战役,时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54师师长,是抗战牺牲的军衔最高的武汉籍将领。年,纪念刘家麒将军的刘家祺路被正式命名,后经2次改名,年复名刘家祺路,这一路名沿用至今。但据研究考证,“刘家麒”是正确的名字。

“刘家麒路”路牌有望10月亮相

政协委员丁钢建议更名的刘家祺路,是西起京汉大道,东至中山大道,横穿江岸区武汉天地壹方购物中心的一条小路。“五六月就收到了民政部门的答复,没想到进展这么快。刘家麒路有爱国教育意义,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丁钢说。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29日了解到,经江岸区民政局调查研究更名的可行性,江岸区政府已同意将刘家祺路更名为刘家麒路,市民政局已收到江岸区民政局提交的申报更名材料。

刘家麒姓名存在多种写法

年10月25日《武汉日报》关于武汉各界公祭郝梦龄、刘家麒的报道(市图书馆供图)

关于刘家麒路,《武汉地名志》的记载是,此路形成于民国初年,当时叫新小路,东起胜利街,西至中山大道,长米,宽12米。年8月,汉口市政府曾计划将新小路改为阎海文路、中小路(今大连路)改为刘家祺路,10月武汉沦陷,未能实施。年为纪念刘将军复名刘家祺路,年改名红卫十一路,年改名锦州路。年7月4日,武汉市政府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缅怀抗战牺牲的将士,决定复名刘家祺路。

《抗战军人忠烈录》上用的姓名是刘家麒(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湖北省市档案馆、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中,刘家麒将军的名字存在多种写法。湖北省档案馆保存了年8月汉口市政府的一份呈文,其中中小路的改定街名为刘家祺路。

武汉市图书馆研究员王钢向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提供了年10月25日出版的《武汉日报》,当天报纸第四版报道武汉市公祭郝梦龄、刘家麒的场景,报纸上至少出现了2次刘家麒的名字,但分别写的是“刘师长家骐”“刘家骐”。而该馆可供借阅的《武汉市志﹒人物志》中,在第45页介绍刘家麒的生平时,全文使用的名字是“刘家麒”。

《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上使用的名字是刘家麒(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是麒麟的麒,大爷爷刘家麒有四个兄弟,取名用的都是吉祥动物,刘家麒的大弟弟、也是我的爷爷叫刘家鹤。”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刘家麒的侄孙刘兆铭。

据悉,年7月,湖北省政府批准刘家麒为革命烈士。当年8月,民政部公布第二批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刘家麒位列其中。

牺牲后军服留下7个子弹洞

刘家麒年生于武昌,年幼时在昙华林一带读过私塾。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加入学生军,后来在保定军官学校、南京陆军大学学习。年“七七”事变爆发,在陆军大学深造的刘家麒请缨上战场,当年9月,他被任命为54师少将师长,随第9军军长郝梦龄率部开赴抗日前线,10月4日到达忻口。

10月11日,忻口战役打响。忻口战役是抗战初期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战斗最烈的一次战役。16日凌晨,刘家麒与军长郝梦龄到前线督战,在距敌余米处时,郝梦龄遭敌人扫射后中弹倒下,刘家麒头部被掷弹筒炸伤,紧接着身中数弹倒下,二人被救离战场时均已牺牲。

“我姑妈亲眼看过大爷爷刘家麒牺牲时穿的军服,上面留着7个子弹打下的洞,胸部中弹4颗、大腿3颗。”得知“刘家麒路”路名10月就能恢复,刘兆铭向记者讲述了刘家麒牺牲时鲜为人知的细节。“更正路名是对历史和烈士的尊重,也是在告慰我们烈士后人。”(记者徐锦博汪甦通讯员石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