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涞,生卒年不详,号真庵,明代著名经学家、语言学家。广德旌孝都(州西一里,今安徽省广德市桃州镇)人,桐川濮阳氏事十一世,水字辈,华二房。(广德现存《濮阳宗谱》)嘉靖十六年()丁酉科举人。官至南昌府通判。(光绪《广德州志·卷二十四·举人》P)
濮阳涞为人端直,不畏权势。在京时,恰遇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弹劾严嵩被害。涞闻讯立即素服前往杨家吊唁,并为文致祭,为此险遭株连。“公车时适杨继盛以忠諌死,涞素服徃哭防被祸。”(光绪《广德州志·卷四十·儒硕》P)
后在南昌府通判迁上,大刀阔斧整顿社会治安,使府辖各县地方秩序迅速好转。涞所得薪俸从不自润,常倾其所余积谷,以供荒年赈饥。“通判南昌,平花园积寇,获丰城劫盗。为人端直,俸入不以自润。”(《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四·人物志·广德州》)
隆庆五年(),终仕归里后,潜心读书,著有《四书礼记贞义》、《元声韵学大成》、《图书性理订疑》等,今佚。(《江南通志·卷一百九十·艺文志》)万历三年()修桐川《濮阳宗谱》,并作序。
其为人立事“于其昭穆长幼之序,由亲而逮之疎也,思取以联之而勿傲勿欺焉!”(《濮陽宗谱·卷一·原修涞序》P26)
经典作品《元声韵学大成》
《元声韵学大成》经过万历八年()初稿,几经修改,于万历戊寅年()撰成,“翻阅几五载,七易稿乃成帙。”广德知州吴同春于丁酉年()为之作序初版,戊戌年()“书林郑云竹重梓”再版。
濮阳涞的《元声韵学大成》是一部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革新精神的韵书,“奔走南北,磨砺数十年,习之天下通音。”在明代韵书中有重要地位。对吴语、闽语研究具有极高价值。可谓“元声既得,质鬼神、证古今,亦庶乎其不差矣!”
吴同春对《元声韵学大成》给予了极高评价:“桐川真庵濮阳公慨四声之伞而无统也,爱稽声音文字,质诸经史,正以语言,著《韵学大成》一书。审声殊密,析理极精,每韵而四声具焉,无则缺之。是书出而韵之道矣,诚《正韵》之羽翼,而后学之指南也!”(路建彩硕士论文《元声韵学大成与明代吴语》-05-01)
附录:广德濮阳氏明代人物简况
濮阳成,字子义。沉毅有远志,膂力绝人。明太祖兵至广德,幸祠山,时成年尚童稚,潜伏殿阁以觇,上仰见人影,命射之,应弦取矢不能害,疑其刺客,更命举火焚之,道士以神应为辞得免。后兵往宣州大阅,成从焉,试射角力,充灵壁侯汤和麾下百户,后累立战功,封武德将军,世袭金山卫百户。
濮阳恭,广德人。永乐进士。
濮阳涞,号真庵。端方正直,任南昌府通判,操励清白,致政归。著述有:《四书贞义》、《礼记贞义》、《韵学大成》、《图书性理订疑》行世。
濮阳瑾,字良玉,号西峰。天顺癸未,选贡,任宁阳县丞,鲁地饥民困,俵马力请当道疏免,在邑九年,每多惠政,屡遇饥歉,发官帑及私粟以救民,民赖以苏,上官交疏特荐,以亲老乞归。
濮阳伏,字汝昭,别号继川,瑾之孙。任光禄寺署正,寻迁东昌府通判,治声籍籍,部使者荐牍凡几上,毅然乞骸归,为里党,周困乏毕,婚嫁无德色,至今传之。
濮阳昌龄,字寿人。弘治十二年举,充淮府仪宾。
濮阳琦,州人,贞女妙娘父。
濮阳钋,濮阳汉父。赠奉政大夫,户部郎中。
濮阳傅,濮阳棐父。赠文林郎,余杭知县。
濮阳铣,嘉靖七年贡。
濮阳储,嘉靖十四年贡,任罗山县知县。
濮阳钺,字廷威,号黄山。赋性刚方,遇事敢言。任南京东城司兵马御史,刘公节辟为从事。嘉靖初,陈言八事:一曰:勤圣学;二曰:慎始终;三曰:持大体;四曰:审好尚;五曰:丰储赋;六曰:恤民用;七曰:节民力;八曰:省滥费;皆嘉纳之,以直忤当事归。
濮阳江,字致源。事孀母至孝,虽处闺榻中,未尝作笑语声。任辽东州同,济边饷有功,升临江府通判。
濮阳汉,嘉靖戊子举人,历任户部郎中。
濮阳侁,广德州人。嘉靖四十五年,任宁都主簿。
濮阳棐,号斗台,广德人。由举人,万历五年知县事,积弛之后,棐刻意振刷,尢加意造士,升雷州通判。
濮阳中玉,号琢峰,舒城人。万历丁未进士,由长兴更泰和,威惠并用,持正不阿,去官之日,萧然敝箧,家居三十余年,茅屋数楹,仅蔽风雨而已。
濮阳愈,万历十九年贡,任湖口县教谕。
濮阳春,万历辛卯科举人,历任南京刑部郎中。
濮阳桱,万历庚子科武举人。
濮阳景昭,万历四十六年贡,任亳州训导。
濮阳景和,天启元年岁贡,任祁门教谕。
濮阳景旦,江之孙。居家孝友,持躬端肃,少擅文誉。郡大夫慕之,屡延不至。天启丙寅,由岁贡任海门训导。乙亥,寇警维扬,上官委旦城守,星霜殚力致疾,卒于署,都御史疏请旌恤。
濮阳玮,崇祯八年恩贡。
濮阳野,崇祯十三年恩贡。
濮阳睿,崇祯十五年贡。
濮阳浩,例监。
濮阳瀚,由例监,任县主簿。
濮阳渭,例监。
濮阳涛,例监。
濮阳洵,由例监,任县主簿。
濮阳效,例监。
濮阳伟,例监。
濮阳榆,由例监,任县主簿。
濮阳历,由例监,任江陵县主簿。
濮阳长,例监。
濮阳懋勋,崇祯癸酉科,南京武魁,授徽州府都司,加升游击。
附录参考资料:《广德州志》、《万姓统谱》、《桐庐县志》、《泰和县志》、《古今千万姓氏名人大全集·中华濮阳氏名人收录》
资料整理:徐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