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南门薛厝里
《宁德支提寺图志》中收录的薛当世诗作
徐兴公《寄崔殿生》中有关薛当世的记载
黄道周册页
年春,在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件名为《寄答薛当世》的楷书册页。这件作品出自明末著名学者黄道周之手,共为七开,水墨纸本,首尾两端分别钤“三公不易”“四事未能”“道周”“石斋”四枚朱文方章,全本古朴厚重,结字端庄,运笔流畅,不失为一件上乘之作。对于这件册页,网络上附有解读文字,但讹误颇多,经对照原件(图片)进行订正,录之如下:
寄答薛当世
道镜如明月,精魂了不关。半肱移枕子,万里辨弓环。石气贴秋细,溪云离树闲。此间微踵息,莫吐与青山。
云水是何物,着人生眼花。英心惊鸟雀,煞气下龙蛇。渡世岂须楫,浮生莫问槎。前来瓢(天)将厌,时清物自和。
幽人无所觉,鹿豕溷山阿。
入世多深处,藏山亦冷然。乌头留道力,赤仄让时权。倦客欲伸足,饥人自啖拳。可怜避乱者,难给酒家钱。
苗意尊稂莠,花盟让雨风。频年奕势异,四海羽书同。寇逻主笠者,再与理根芽。
消息一丸里,乘除数昼中。排场胡鬼变,天下语儿同。拔足探烟韵,开眸纵晓风。应知泰古迹,蚤与小窗通。
偶寄夏太守时山中闻警
亦有耘锄志,其如衰病何。长城依遂牧,落日系阳戈。野旷□人傲。烟深樵子雄。胜师二十万,幸报圮桥翁。
崇祯十七年五月十三日黄道周顿首政。
可以看得出来,诗册完成于崇祯十七年(年)五月十三,而这一年黄道周刚好步入花甲。农历五月十三,离思宗殉国的日子过去不到两个月,两天之后福王朱常洵在南京正式登基,拉开了南明流亡政权抗击满清征服者的序幕。那么完成于这样一个特殊年代的作品,它背后又隐藏有什么秘密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黄道周的身世。黄道周(-年),字幼平,号石斋,漳州府漳浦县(今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人。天启二年(年)进士,历任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朝,授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不后奉命督师入赣,在婺源被清军所掳,顺治三年(年)遇害于南京大中桥。
黄道周学贯古今,熟读儒家经典,于天文、地理、历数、声律、诗赋、书法、绘画无不通晓,好友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十一》中盛赞之:“至人惟一石斋,其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宇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他的书法以楷、行、草最为擅长,楷书既有对钟繇小楷的继承,又以遒媚、古拙、率意的风格而自成一家,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文治曾作评价:“楷格道媚,直逼钟王。”
黄道周的这份册页共抄录五律六首,其中第二首多出一字,且二、四、六这三首分别使用了两个韵部,不符合格律要求,为此笔者特地查阅了《中华古籍资源库》收录的五十卷本《黄漳浦集》(光绪至宣统铅印本,陈寿祺辑),经过仔细核对,发现这件册页是个残本,中间有脱页,《黄漳浦集》中所收录的这组诗比之要多出两首,且文字与题目也有所不同。其中《寄答薛当世》见于该集卷四十三,诗题为《有答二章》《有寄二章》:
有答二章
道镜如明月,精魂了不关。
半肱移枕子,万里辨刀环。
石气贴秋细,簪云杂树间。
此间微跃思,莫吐与青山。
云水是何物,著人生眼花。
英心惊鸟雀,煞气下龙蛇。
渡世岂须楫,浮生莫问槎。
前来瓢笠者,再与理根芽。
有寄二章
消息一丸里,乘除数画中。
排场瞷鬼变,天下语儿同。
投足搜烟雾,开眸纵晓风。
应知泰古迹,蚤与小窗通。
蝉筝非逼暑,蛾炙岂因寒。
已任见闻累,谁凭日月宽。
新书销鹿角,故事卸渔竿。
无复堪持送,秋音木叶干。
《偶寄夏太守时山中闻警》,见于《黄漳浦集》卷四十四,题目为《答夏韩云太守四章》,也是四首:
海国方披靡,油云未遍阴。
遥知解犊手,深慰百城心。
马力看垂辔,桑林改听音。
丁宁伤缴鸟,中夜莫哀吟。
亦有耘锄志,其如哀病何。
长城依遂牧,落日系阳戈。
旷野天将厌,时清物自和。
幽人无所觉,鹿豕溷山阿。
苗意尊良莠,花盟让雨风。
频年奕势异,四海羽书同。
寇退主人傲,烟深樵子雄。
胜师二十万,幸报北桥翁。
人世多深趣,藏山亦冷然。
乌头留道力,赤仄让时权。
倦客欲胄足,饥人自啖拳。
可怜避乱者,难给酒家钱。
黄道周殉国之后,弟子洪思、郑玟多方搜求遗稿,编成《黄子录》六十六卷,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刻本。道光十年(年),著名经学家陈寿祺以数十年访求之功,参校各种刻本,遍寻遗存,重新刊刻《黄漳浦集》五十卷,且附年谱,这是一个最完备的本子,也是目前为止最主要的通行本。相比后人所辑,这件诗册保存了原作风貌,对研究作者的生平交往意义更为重大。
对于诗册中提到的“夏韩云”“薛当世”两位人物,笔者随之又做了一番考证。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等资料可知,夏韩云名雨金,字韩云,直隶休宁(今属安徽)人,寄籍江宁(今江苏南京)。崇祯七年(年)进士,授卫辉道副使。黄道周之所以称之“夏太守”,是因为这时期他正在泉州知府任上。
那么,薛当世又是谁呢?
笔者从清乾隆四十六年(年)刊本《宁德县志》卷之七《人物志.博闻》中找到了答案:
“薛大志,字当世,崇祯庚午乡举。磊落豪迈,著作甚富。自号狂生。及卒,遗命以诗文殉。”
在卷之七的“乡举”部分,也有如下记载:
“薛大志,崇祯三年庚午科。字当世,一都人。有传,列《博闻》。”
通过这些简短的文字,我们对薛当世有了初步了解,但是有关他的生平经历,以及与黄道周之间的交往,由于县志没有更详尽的记载,依然显得扑朔迷离。
在笔者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