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东兄最近告诉我:年新版《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五卷本)总纂初稿业已告一段落,已开始编辑目录。并请我为新版志书撰写一篇“跋”或“再版序言”。我作为当年此志书初版的读者和受益者,感到十分荣幸。我与忠东相识已有十多年了,是我人生中难得的好友。
记得是年我写作出版了《彭氏春秋》,他见到此书后大加赞许;从那时起,我们就比较熟悉了。但对他更深的了解,是在—年我被聘到成都续修《四川省志.扶贫志》(—年)期间,彼此多次的接舳,知己交谈,相见恨晚。他的为人,正如他的名字寓意一样,诚以待人,忠以为国,毅以处事;人生价值,直奔东方——迎着阳光而行,为国粹精华而奋发矣!他总纂的这本新版志书,也是费尽心血,尽可能地追求完美,他做事就这么认真;这也是他平生为人做事的一个缩影。
(一)
我第一次见到初版《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是我在成都续修《四川省志.扶贫志》(—年)期间。那时,我一边修志,一边创作72卷《大彭史记》,忠东对我寄予厚望——既是鞭策鼓励,又在资料上提供了大力支持。他向我提供了四卷本初版《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以资参考。当我见到此鸿篇巨制时,无不大喜过望,仔细翻阅,其中许多史料对我创作72卷《大彭史记》帮助极大。我对于此志书容量之厚重,人物之众多,内容之祥实,资料之浩繁,特别是记述历史和现实的时间跨度之长,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之大,无不令人惊叹和折服!编纂此志书,可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工作量之大,都是难以想象的。此事足见忠东的才华和胆识、谋略和恒心。
自古以来,编纂姓氏史志,此天经地义之大典,乃春露秋霜之孝思。上以慰祖宗在天之灵,下以开后世承续之绪。史志非一世之作,史志乃万世之书也,上溯始祖,下逮苗裔,远而近之,疏而亲之。况血脉贯通,渊源相接,昭穆传代,子孙蕃衍。纵代远年湮,不无遗忘,而披览族史,自有典籍。竞委穷源,始祖之创垂者远;宗支百世,血脉之贯通者长。夫乃知螽斯振振,瓜瓞绵绵,皆历代祖宗积德而贻谋也。彭氏自肇姓以来,王侯将相,忠臣孝子,众贤叠出,辉耀史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上无愧于祖宗,下示范于后世。况有血缘之亲,又多氏族之爱,于同姓之善绩懿德,高风亮节,自当仰慕更深。因此,编纂新版《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大功告成,必将流传千古,定然会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启示、智慧和力量。
众所周知,彭氏家族自开姓以来,融于中华民族已有多年的历史,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世德绵延,子孙昌炽。它盘根错节,根系相连,追根溯源,始知彭氏乃一脉相传,百世不易,都是彭祖的后裔子孙。新版《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五卷本)(以下有时简称《人物志》)将彭祖以来多年间中华彭家著名人物汇集起来,形成鸿篇巨制,使世人阅读而了如指掌。此《人物志》全面展现了彭氏众多历史人物,他们在这生生不息的多年来,犹如在一条浩瀚的长河中曲折前行,在这条宏美壮观的历史长河里,有多少忠臣良将点缀其中,他们成了后世浓墨重彩书写的杰出人物,备受世人尊崇。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彭氏忠臣良将,他们忠心为国,意识到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皇权的存在,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多么重要。因此,他们在辅佐君主树立权威的同时,也严格省视自身,不仅注重道德修养,而且还将弘道与忠君有机结合起来,以政治道德约束自身的行为,防止对权力萌生贪欲之心。因此他们做人做官,清傲峙立,以正直清廉、刚厉者居多,变通者少,因此他们在官场上顿挫亦多。此乃常人所难,又兼常人不及,无法望其项背。这是中华彭氏具有的基因和秉性所决定的。
(二)
从史志编纂的角度来看,有“修志之难,在于人物”的说法。人物志之所以难修,往往在于因为人物的种种原因,下笔难定取舍,对秉笔直书的原则较难把握。而新版《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五卷本),编纂者较好地做到了客观真实地记述古今著名人物一生的功过是非,不因爱憎而溢美或贬抑,记录人物业绩,传播人格精神,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正因为如此,这部《人物志》具有鲜明突出的特点和长处:
一是《人物志》忠实记录和反映了彭氏历史和当代著名人物的个人生活史、创业史、家族史,从一个又一个的生动侧面折射了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家族、人文的前进历史,为古今各个时代保留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二是此《人物志》具有人格精神引导作用和现实意义,能够引导社会和世人的行为风范,特别是历史和现实中那些不仅严格省视自身,注重道德修养,而且还以政治道德约束自身的行为,防止对权力萌生贪欲之心而清傲峙立,以正直清廉的达官贵人、能贤志士,都是引世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也是永远值得世人和后裔所敬仰和效仿的。
三是此《人物志》)记述中华彭氏历史和现实著名人物,其时间跨度之长,著名人物之众。记述了从黄帝到彭祖,从彭祖到其遍布中华大地的后裔名贤,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人物谱系。从姓氏人物志来说,这在中国有史以来都是一个奇迹。此《人物志》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它是一部不可多的修史续谱的大型工具书,可为世人续修史志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据。而新版《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五卷本)比初版内容更加丰富,编辑更加科学,文字更加精练。因此,此《人物志》值得史志爱好者和广大读者认真阅读、品味和收藏。
三国著名学者刘劭在他著作的《人物志序》中说:“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中华彭氏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出许多令人骄傲的英雄豪杰。每当翻检卷帙浩繁的这部新版《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五卷本),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盛世重文治,故多出文臣名相;而乱世重武功,故多出王侯武将。综观历史上彭氏众多风云人物,可谓各有千秋,然而他们都在各自的舞台上,磨练出了随机应变的为官之道,高屋建瓴的统驭策略,饱含智慧的处世经验,技高一筹的防范人生。
这部《人物志》展现的是古今中华民族特别是彭氏家族人才辈出的壮丽人文景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读史志,往往都在“读人”。读人也会上瘾,对志书中的著名人物的那种悲欢离合,那种幽深与曲折,尤其是从悲痛与坎坷里绽放的人格光辉,更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即使与所读之人有种难言的理解,也会在他们的某一点或某一刻里有着心灵的碰撞与共鸣,或感动流泪,或拍案而起,或奋笔疾书,或如泣如诉,都会沉侵在一种幸福的享受之中。此正所谓“王者得之,为知人之龟鉴;士君子得之,为治性修身之檠栝。”(宋代阮逸语)
(三)
《隋志》中说:“名者所以正百物,叙尊卑,列贵贱,各控名而责实,无相僭滥者也”,可见名家的精神就是“求名责实,量材授官”。新版《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五卷本)所载的中华彭氏著名人物,在历朝历代无论是文臣武将,还是名贤志士,都为中华民族立下了汗马功劳。真是:文韬武略,诚建盖世之勋;辅王佑主,不无枉费之力。斩将擎旗,胜者果我?攻城略地,据者伊谁?出生入死,几个晚来见锦袍;披肝沥胆,无非为人作嫁衣。片羽可助王者冲天,一疏招致人头落地。往者误而未明,来者醒而当追。彭家著名人物都知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文化,是一个姓氏的名片;人文,是一个姓氏的灵魂。打开“彭氏”,是一部志书;聆听“彭氏”,是一首古韵;品读“彭氏”,是一部史诗。彭氏人文,自古为文人墨客称道,为之高歌;为世人赞叹称奇,为之钟情。
中国,虽有过分裂割据,战乱不堪的局面,但走向大统一,国泰民安,却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新版《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五卷本)对顾大局识大体,拥护国家统一的人物,特别看重,给以显要的位置。例如,春秋时仲爽公为楚令尹而族旺,到战国后期,秦灭楚,要统一中国,此时仲爽公的后裔已为楚之大族,其族人便奉命携家眷迁居陇西,走着与诗人屈原不同的道路。唐末五代世乱,彭瑊公拥兵自重,占据和开发湘西,成了土家族的土司王,子孙世袭王位,长达八百多年,到了清朝,奉命“改土归流”。在反抗元朝残酷统治的红巾军起义斗争中,明玉珍称帝巴蜀,国号大夏,建都于重庆,立妻彭氏为皇后,明昇为皇太子。明玉珍战死,彭皇后辅佐幼主。明太祖朱元璋要兴兵伐夏,彭皇后力排众议,带着儿子明昇,归顺明王朝,拥护明王朝统一天下。这些事例,与钱王“纳土归宋”,拥护宋王朝统一天下一样,对当今祖国统一,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历代著名人物也不例外。品鉴人物,论其所宜,综核名实,考校功绩。从新版《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五卷本)所展示的著名人物情况和我们所知的实际情况来看,自彭祖以来,中华彭人所选择的宅居地,大都选择在人们常说的风水宝地。那里既有山环水绕的自然景观美,又有祖祠、祖墓、族谱、堂号、诗词楹联、书房书院武馆的人文景观美,还有士农工商百业发展的广阔空间美。
因而不管居住在何时何方的中华彭人,总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不断涌现文臣武将、状元进士和各类人才;尤其是当历史跨入新中国的当代,更是群英与日月争辉,令人目不暇接,催人奋进。他们正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让人生出彩!
彭开富年6月2日于酒城泸州
弘扬彭祖文化
幸福长寿养生
诚信平等和谐
海南省彭祖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