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作为曹魏的建立者,也是汉朝的终结者,关于他有很多不见于史书的传闻逸事,而且以抹黑为主,诸如曹丕逼曹植七步成诗、毒死曹彰、霸占曹操的姬妾等,曹丕俨然是个荒淫无道、手足相残的昏君,其实这些传闻都来自于南北朝的一部小说《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皇族,刘裕的侄子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的笔记小说,收录了从东汉末到魏晋的不少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正因为里面的人物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不少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因此被不少人拿来当成真实的历史。这部作品的内容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呢?
这部《世说新语》虽然是小说,但并不是纯属虚构的文艺作品,它的主要来源是坊间传言,也参考了历史,个人认为可以算是“野史”的一种。里面难免有夸大的地方,并且带有作者的倾向性,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世说新语》应当归类为“志人小说”。
曹丕可以说是《世说新语》最大的受害者,里面关于曹丕的故事几乎全是贬低态度,最著名的莫过于“七步诗”的故事: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曹操一死,曹丕便迫不及待地要杀弟弟曹植,逼他七步成诗,否则便要处死。另一个弟弟曹彰则被曹丕用下毒的枣子毒死,曹彰中毒后要喝水,曹丕下令破坏盛水的器皿,卞太后亲自赤脚跑到井边汲水却找不到器皿,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死去,这个故事同样出自《世说新语》,这两件事在史书中都没有依据。
刘义庆笔下的曹丕不只残酷无情,而且荒淫无耻,《世说新语·惑溺》第一则就是曹丕抢甄后的故事: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曹丕下手速度之快,令好人妻的曹操也失之交臂。这件事在《三国志》中的说法和三国演义差不多:曹操破邺城,曹丕闯进袁家,见到袁熙的妻子美貌,于是禀告曹操后收纳。《世说新语》里曹操、曹丕这对父子都是好色之人,最终曹丕先下手为强,把两人都黑了个遍。另一件事是曹操刚刚去世,曹丕就命令曹操的姬妾们侍奉自己,气得大骂卞太后曹丕猪狗不如:“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这个故事就更离谱了,曹操在洛阳去世,当时曹丕还在邺城,相距上千里,而且当时曹丕想的是尽早继承魏王的爵位,绝不会做出第一时间收曹操妃子的事,何况曹操临死前嘱咐姬妾“分香卖履”,因此这件事可以断定是对曹丕的抹黑。
曹丕在《世说新语》中做的唯一一件还算正面的事,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死后,因为王粲生前有一个怪癖,爱听驴叫,于是曹丕在葬礼上带头学驴叫,整个葬礼上驴叫声一片,作者本意大概也是想讽刺一下在场的诸位名士,却在无意中突出了曹丕不拘礼法的洒脱一面。
曹丕之所以被《世说新语》黑得这么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曹氏集团是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形象,但曹操雄才大略,统一北方,而且没有称帝,因此《世说新语》中的曹操,是狡猾多智的形象,而曹丕因为篡汉就成了抹黑的主要目标。二是因为历史上曹丕确实迫害过曹植,而曹植几乎可以说是南北朝文人的共同偶像,谢灵运就说过“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也是出自世说新语,不过谢灵运和刘义庆同时代,比较可信),因此对于曹植的政敌曹丕,自然要毫不留情地加以贬低和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