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这句话告诉我们,保护一个朝代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国家)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面对天下的兴衰荣辱,除了国家掌权者和文武大臣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明朝末年就是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宦官专权与东林党人的争权夺势,国家生死存亡,人们水生火热,很多人站出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天下》就是这样一部讲述明末天启年间东林党人、朱姓皇族与魏忠贤阉党之间为争夺大明天下进行殊死搏斗的政治惊险悬疑剧,更是一部生活在底层小人物为了广大劳苦大众的利益进行抗争的奋斗史,向我们展示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下”道理。
区别于张艺谋的《英雄》为了天下而放弃了对暴君的刺杀的“不杀”的故事,《天下》讲的是一个阴谋棋局,一个“不争”和“放弃”的故事,这时的天下只是一个谎言。
对于皇族权贵们来说,他们只在乎天下中的“天”,往往忽略了更加重要的天下中的“下”,广大民众寻求解放,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是时代主题,才是人们心中的“天下”。
那么,这时期的时代背景到底是咋样的呢?
乱象横生的时代背景
天启年间,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阶级与皇帝奶娘客巴巴的客氏家族共同长期把持朝政,大肆残害反对他们的朝廷大臣,守边境的熊廷弼、刑部尚书王磷光、左都御使杨琏等东林党人相继被迫害。
东林党人为求自保,有为了解救天下苍生,凭借信王以及其他三位王爷的势力,为了推翻宦官专权统治,进行了一场空前的争权夺利的斗争。
本剧中为了戏剧效果,还引入了“忠字门”这一明间暗杀组织。忠字门组织加入这场混乱的政权争夺战,给这场政权争夺战增加复杂性,也给民不聊生的社会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
为了争权最后的胜利,各党派多重厮杀下,他们只专注权力斗争,他们全然不顾及广大民众的利益,导致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这些皇族显贵们共同铺成了这一幕历史画卷,用他们的血见证了黑暗。
“天下”这两个字在很多历史政权争夺剧中,看到的是为了皇位“天”,却很少考虑是关心民心疾苦的“下”,而本剧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