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无疆界
源源而不绝
○
考研,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它决定一些人未来的去向,带来新的风景。考研是个艰苦的过程,而跨考背后的艰辛更是没有亲历过之人无法想象。但是就在这艰难的旅程中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出身法语专业,但仅用六个月就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新闻传播专硕。她,就是朱羿玲,青行传媒中心广播台前台长,一个只要想就去做的行动派,以佛系心态生活但会为了所爱的事情不遗余力地努力的学霸。
本期思源人物志将带你走进她用努力书写奇迹的考研故事。
PART1-谁的青春不迷茫
“考研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
但还好都过来了。”
跨考、六个月、交大新闻传播专研,是奇迹吗?不,是努力。而对于朱羿玲来说,选择考研是一种“冲动”,直到四月份才开始考虑毕业去向的她只有六个月的时间准备考研,“与其说是选择考研,不如说是选择新闻传播这个专业”,因为想要从事新媒体类的工作,而她的本科法语的客观条件限制会造成没有新传相关的知识,在未来求职的过程之中缺乏竞争力,因而考研是一种必然。
往往我们习惯于生活在名为舒适圈的惰性气体中,害怕失去熟悉感和安全感。如果做个类比,对于朱羿玲来说,本科四年的法语专业就是她的舒适圈,而在考研的时候,她选择了跳出舒适圈直面未知。问到为何会选择新闻传播专业,朱羿玲坦言,“这和我在学校传媒中心的经历和自己的兴趣有关,因为未来想往新媒体方向发展。”由于她留恋从小生活长大的上海,对比各个学校学科的综合实力和研究方向的偏重,朱羿玲选择了与自身想从事的工作更为契合的交大新闻传播专业。
即使热爱是最大的驱动力,可正因为是跨考,面对完全未知的领域,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朱羿玲或多或少都会感到无力,“因为是跨考,其实还是很困难的,在新闻传播专业方面完全是小白的状态。”在决定考新传专业的时候,她先阅读了相关的书籍来确定自己适不适合、能不能学习这个专业,“在刚开始阅读第一遍书的时候完全不记得内容,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渐渐地,通过公开课学习到的一些基础课程和相关书籍,她试着自己梳理知识框架,不断地扩充和补充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她开始能够驾驭这个专业了。
她身边的同学中考研的人不多,有考研的基本上都是选择本专业的考研,而跨考的人更少,跟自己同方向的同伴几乎没有,朱羿玲笑言,“现在回想一下考研确实是孤军奋战的过程,还挺惨的,但是都熬过来了。”
(朱羿玲生活照)
所有热爱的事情都要不遗余力
如果用两个词概括朱羿玲的考研经历,那就是自律和规律。
其一,在考研期间,她很好地调整了自己的作息,她习惯于把每一个工作或是学习的任务都安排好,“每天早上8:00一定要进入学习的状态,比如上午的时间给到政治,每天吃完午饭会给自己一段时间用来休息,然后进入到下午阶段英语的学习,晚上23:30肯定会休息。”
其二,就是抓紧时间提高效率。虽然星期一到星期五都有课,乘地铁从家到学校来回大约需要三个小时,但她会提前下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