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筠,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她的传奇一生注定不会被历史遗忘。她出生在书香世家,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女子,而且她不仅是红军时期的著名女将,也是红军中走出来的唯一一位女司令。除此之外,她还是黄埔军校中的四大女杰之首,素有“神枪手”的称号,和赵一曼并称“北赵南胡”。然而不幸的是,这位女中豪杰在她36岁那年惨遭冤杀,惨淡离世。
年胡筠出生在湖南平江的一户士绅家庭,因是独生女从小就备受宠爱,家里人对她的教育也格外注重。不仅让名师教她学习四书五经,崇尚武术的父母还特地请来老师传授胡筠武艺,经过两年苦练就小有成就。19岁那年,胡筠能文善武,健康的体魄、不凡的谈吐,让她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女。
胡筠因为家庭的熏陶,从小就喜欢看《岳飞传》、《水浒传》等豪情壮志之类的书籍,渴望能成为一名英雄,有着属于自己的抱负。年,她考入当地女子师范学校,学校里充斥着民主的氛围,胡筠带头放小脚,还倡议女生剪短发,在她的号召下,全校的女生都剪了短发。在校期间,她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阅读进步书籍,在校内十分突出。
年黄埔军校武汉分校首次招收女学生,引起了全国妇女同志的热烈响应,最后共招收女性人。在校期间,女生与男生训练基本无差,上午学习政治、军事等学科,下午就要进行基本的体能训练,晚上要么自习要么开讨论会,各个都争做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锋代表。
年7月,爆发了平江起义。此时胡筠加入家乡的游击队被编入红五军,在湘鄂赣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因为在军校的经历以及长期作战的经验,胡筠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战能力,她所在的部队是平江打得最好的一支队伍。每次作战,她总是身先士卒、勇猛异常,曾经两次负伤却不下火线,依旧指挥队伍直到完成战斗为止。战后她依据作战经验,总结出一套制敌战术,往往能出奇制胜,以弱胜强,这令敌人闻风丧胆。
最让人佩服的一件事是,她在快要临产时仍奋战在前线,指挥游击队兵分三路包抄敌人,强忍着产前的阵痛,打退了敌人的四次猛攻。随着枪炮声弥漫,一声婴儿的啼哭突然破空而出,胡筠,竟然在阵地上把孩子生了下来。她用牙齿撕开衣服包裹在婴儿的身上,继续指挥战斗把敌军打得落荒而逃。当敌人再次集结攻打的时候,阵地上我方早已安全撤离。
胡筠在年被冤杀,牺牲时她只留下一句话,若是牺牲可以换取人间幸福,那便值了!不过好在后来于年,胡筠在延安被平反,获封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