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版《水浒传》的总导演张绍林说:检验一切艺术品生命力的是时间。没错,精品就是反复播放而永不过时的。
98版的《水浒传》虽然只有短短的43集,但前后拍摄却历经4年。从编剧到选角再到拍摄,每一个过程可以说都不含糊,这才造就了《水浒传》的经典。
当时在学术界有一种说法叫:改编名著等于挖祖坟。所以除了资金短缺的困难,还有“口水”的压力,而这一切压力都落到了编剧身上。负责改编的是杨争光和冉平,两人从年就加入工作,这个加入工作就是被“软禁”起来了。
导演组为了让他们有更好的创作环境,“软禁”到了秦皇岛上,那时候是四五月份,秦皇岛上并没有游客,所以很枯燥,每天就是吃饭、创作、休息。
因为资金有限,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拍到八十集、上百集的,所以编剧要绞尽脑汁的把精华中的精华浓缩出来,还要保证“好看、味正”。
改编完成后就开始选角,当时成立了四个副导演组,去全国各地四个方向选角,力求每个演员都尽量符合原著中人物形象。当然,当时这么选角的一部分原因是信息闭塞,不像现在互联网时代。但是面对面选角和通过屏幕选角效果是风马牛不相及。
当时找到的阮小五扮演者是张衡平,张衡平是95年的健美冠军,找到他的时候还没有确定,又跑了好几个地最终才确定的。找林娘子的扮演者也是走遍了大江南北,最后才找到了王菁华。这一切都要总导演张绍林拍板决定,张绍林要求是很严格的,可以说98年《水浒传》成为经典,和张绍林的严格紧密相关。
武松的扮演者是当时刚毕业的丁海峰,为追求真实效果,制片主任孟凡耀先是弄来了一头三岁成年的东北虎。然后把拍摄地围起来,把拍摄人员装进铁笼子吊起来拍摄。第一遍拍摄完成后,送给张绍林看,张绍林看后不满意,觉得没有武松和老虎的同一镜头,感觉不到武松拳头的力量。又回去重新拍摄,这次弄来了一头成年的孟加拉虎,让丁海峰真的骑在老虎身上打了几拳,这才OK了。
臧金生饰演的鲁智深一让很多观众都觉得他就像小说里走出来的人物一样,神形兼备。而臧金生为了得到出演鲁智深一角,差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臧金生当时比较瘦,让导演觉得不太满意,与戏中的鲁智深膀大腰圆的形象相差甚远。为此,白天猛吃,晚上猛练,想尽快地接近鲁智深这个角色。
但是他忽略了他自己的身体,很快就患上了甲状腺肿瘤,医院,做了手术。出院后,他花了两个月时间把体重从斤增加到了斤。这才符合了鲁智深的形象。
拍摄时间经历了一年八个月,都快把总导演张绍林拍烦了,但是每个镜头还是要力求完美,拍打戏受伤都是家常便饭了。而里面真正会功夫的却没有拍打戏,那就是演武大郎的宋文华。宋文华曾经是北京工人武术队队员,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甚至还拿过传统武术冠军。可是导演看中的不是他精湛的武艺,而是只有一米五五的身材。
此外还有扮演潘金莲的王思懿在剧中学会了做馒头,以至于后来整个剧组的馒头都是她蒸的。
正是有了众多艺术家的精益求精,才让98年的《水浒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