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傲物惹人祸,曹子恒屈尊作驴鸣

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孟繁森作家哲学家

一部《世说新语》,说不尽的人生哲学。以书为镜,开卷有益。今天重读《仇隙》《伤逝》二节,感慨良多,不吐不快。现将两则读后感分享如下。

书圣王羲之画像

其一、《世说新语.仇隙》:王右军素轻蓝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蓝田于会稽丁艰,停山阴治丧。右军代为郡,屡言出吊,连日不果。后诣门自通,主人既哭,不前而去,以陵辱之。于是彼此嫌隙大构。后蓝田临扬州,右军尚在郡。初得消息,遣一参军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使人受意失旨,大为时贤所笑。蓝田密令从事数其郡诸不法,以先有隙,令自为其宜。右军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至终。

王述画像

书圣王羲之一贯看不起蓝田侯王述。王述晚年的声誉越来越好,王羲之心里不服。王述在担任会稽内史时,遭遇母亲去世的丁忧之艰,在山阴治丧,其会稽内史官职由王羲之取而代之。王羲之作为王述的后任,多次说要去祭奠王述的母亲,但多日不见行动。后来终于自报家门前往吊唁,可是当孝子王述哭起来时,王羲之却不辞而别走掉了,以此来羞辱王述。两人之间的矛盾因此大大加剧。后来王述晋升为扬州刺史,王羲之当时仍然在扬州管辖内的会稽郡,王述成了王羲之的顶头上司。刚刚得到消息,王羲之就派一名参军前往朝廷,请求把会稽从扬州划分出来,成立越州,以便摆脱王述的管辖。结果派去的人领会错了他的意思,事情没办好,反为当时的名流讥笑。王述密令从事数说王羲之郡中各种不法行为,因有旧仇,不与面谈,让王羲之自己相机处置。王羲之对这种有悖常理的作法感觉很郁闷,一怒之下,索性称病辞职,誓死不再作官。朝廷因为他已经发了毒誓,也不再起用他,此即史书所谓“朝廷以其誓苦,不复征也”。王羲之辞职大约五年后,郁郁而终。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读史氏曰:王羲之在书法上有超人之才,在楷行草三大书体上均有卓越贡献,故有“千古书法皆王法”的美誉,《兰亭集序》更是迄今无人能够超越的天下第一行书。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书圣未必是万能的圣人,书坛上的天花板也未必是为官为政的达人。古今中外,天才人物大都狂狷。从高官专业户豪门乌衣巷走出来的王羲之,绝技在身,恃才傲物不难理解,他能把官做到会稽内史,同时领了一个右军将军的荣誉称号已属不易。但在官场上,能够上下摆平,左右逢源才是王道,仅凭一技之长难以长久立足。对于官场而言,正如《金楼子立言篇下》所云:“能书,何足道哉”!

乌衣巷

其二、《世说新语.伤逝》: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王粲名作《登楼赋》

东汉文人王粲(字仲宣),少有才名,代表作《登楼赋》广为流传,名列建安七子(即建安年间的七位著名文人)之首,深受曹氏父子赏识。建安22年,刚过不惑之年的王粲因病不治,英年早逝,即将成为世子的曹丕,率领众多文友前去参加葬礼,望着大家说:“王粲喜欢听驴叫,可以各学一声驴叫为他送行。”一同前往的文友都学开了驴叫。

曹丕率友人学驴鸣示意图

读史氏曰:模仿驴叫是当时名流的一种奇葩嗜好,《世说新语》还记载了孙子荆为王武子吊唁时学驴叫的轶闻。王粲喜欢驴叫,也是一位时尚赶潮人。但即将贵为世子(曹魏时期将诸王公侯嗣子称为世子)的曹丕能够屈尊放下身段,带头为友人模仿驴叫,殊为难能可贵,这与他日后逼使亲弟弟曹子建七步成诗的形象,形成了断崖式对比。也说明人性经不起权势的考验,子桓(曹丕字子恒),难恒也。

沉思中的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