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的深井冰,到大明湖畔的雨荷冰饮细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啊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30312/13356147.html

乾隆爱去大明湖畔,不止因为那边有雨后新荷,初吐芬芳,很可能还有独特的冰镇蜜汁饮料。我们看到的电视剧是虚构的,但背后的历史原型是真实的。

事实上,清朝时期的采冰、制冰、用冰工艺,早已非常发达成熟了。而大明湖畔的冰块产业链,只是人类千年用冰史的一个缩影而已。

我们今天,就借着这个问题,盘点一下国内国外的千年用冰史。

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中国人便已经开始了采冰行为,而且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可查。

大致的工艺流程是这样的:冬天从冰冻的河上采集大量冰块,搁在冰窖里冻起来,夏天酷热的时候再拿出来消暑。

在《周礼》中,对于冰块产业的记载是这样的:“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凌人”,指的就是掌管采冰的官员。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有担任这类工作的官员。

“正岁”指的是夏历正月,等同于现在的冬天。那个时代没有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所以那时的天气,比现在还要寒冷得多,想找冰块也是轻松得多。

“十有二月”指的就是十二月,那也是个天寒地冻的月份,这就不用多解释了。

“令斩冰”:命令手下到冰冻的河上去斩开冰块,然后把它收藏起来。

“三其凌”:这句最有意思了。它的意思是,要根据夏天的用冰量,开采并储藏三倍的冰块数量。因为在储存的过程中,其中至少三分之二都会融化掉。

《诗经·七月》中也有这样的句子:“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看上面的图片,你基本上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二之日指的是周朝历法的二月,三之日指的是周朝历法的三月,懂了这个,其余的就更好懂了。

所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二月份去河上凿冰,三月份把它放到阴凉地方存起来。

“凌阴”指的是山阴处的藏冰地点,一般都是用地窖来储藏冰块,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冰窖。

在周朝那个时代,王公贵族多在都城镐京,那地方属于是西北苦寒之地,冬天甚至比现在还冷。如果冬天想从冰封数尺的河里采集冰块,大概率不是什么难事。

那个时候,就已经有类似于冰箱的产物了,它的名字叫作冰鉴。

那个时代的肉类十分的珍贵,应当让王公贵族先吃。所以古代的炊事员,就用这样的冰鉴来保存肉类,以避免它们变质。

采冰的制度被一路延续了下去,我们在看《天龙八部》的时候,应该还记得虚竹和西夏公主的那段爱情故事。

童姥安排他们神仙打架的地点,就是西夏王宫的冰窖,也不知道他们二位会不会在冰窖里着凉。

西夏皇室有一国之富,且西夏本身就在苦寒之地,冬季有大量的冰可以采集,所以有个冰窖完全不足为奇。

除了自然采冰之外,古人还找出了人造冰块的方法,要说这事,得感谢那些炼丹的老道们。

在唐朝的时候,炼丹的道士们发现了硝石,还用这东西造出了火药。

一硫二硝石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这咱们都知道,就不多说了。

另一方面,硝酸钾(硝石)溶解于水的时候,会吸收大量热量,水温也会迅速降低。如果用硝石水浴法,便可以制造出少量的冰块。

这便是古人的人工制冰方法了。有了这源源不断的冰块,人们的“吃冰花样”也越来越多了。

南宋诗人杨万里,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位,大家都熟悉吧?

他还写过这样的一首诗:“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这首诗里说到的物品,就是南宋时期的知名冷饮“冰酪”。就是用天然冰冰镇奶酪,然后趁凉食用。在夏天来这么一碗,实在是太爽快了。

后来在西方人的加工改良之下,才诞生了如今的冰淇淋,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由此可见,我国最早的冰激凌,就诞生于南宋,比元朝宫廷的冻乳酪还要早一些。

这个时候,我们该聊聊开头的大明湖畔了。

在清朝,采冰存冰的这套流程,早就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而在大明湖这一带,甚至都已经形成产业链了。

在寒冷的冬天,大明湖水冻结之后,附近的村民就先挖好存冰块的地窖。然后,就要拉家带口去采冰了。

流程还是破冰,切冰,运输冰。我们前面讲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等到了夏天,村民们便会错峰打开冰窖,然后在集市把这些冰块卖出去。在炎炎夏日,这东西可是了不起的紧俏货物。

为了确保能顺利出货,冰商采取了现在仍然流行的预售制。他们先收集了足够的定金,确保冰窖里的冰能够顺利卖得出去,才会再将冰窖打开,然后一次性把货物出清。

所以我才在开头说,乾隆皇帝来到济南大明湖,未必真的是为了夏雨荷,反而很可能是为了这边可口的冰镇饮料。夏雨荷是小说的杜撰,但济南的采冰产业,可是真真实实存在的。

古代的中国,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了,然后我们该说说其他国家了。

如果你看过韩国电影《随风而逝》,你就会发现,采冰存冰库这种业务,并不是中国的专利。身为中国的属国,韩国也学了个十足十。

你在电影中不难发现,韩国从官方到民间,在盛夏都是需要大量冰块的。

而左丞相家族在垄断冰块开采权后,每年单单靠这一项,便已经收入巨万了。

靠冰块赚钱的,可不止一个韩国。在美国刚刚建国的时候,他们赚取外汇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卖冰块”。

因为那时候,他们并没有先进的工业,没有华尔街,没有互联网,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只能靠卖冰块维持生活了。

每年冬天,美国人会在河流里切冰块,然后取出来装到船上,然后卖到英国、印度、香港,还有世界的其他各个地方,甚至还有一部分被卖到了中国广州。

之所以大家都愿意从美国进口冰块,原因只有一个:当时的美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工业,所以大家都认为,美国的水源是纯净无污染的,是典型的“绿色冰块”。

以上,便是古代人使用冰块的来源了。

放到现如今这个时代,我们有充裕的电力,也有了空调,有了电冰箱,自然也有了大范围改善人类生活的能力。这无疑是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的时代红利。

(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