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青岛大家好,我是中外历史观作者笔名:周行天下在人类历史上,覆盖范围以及伤亡程度最大的一次战争就是二战了,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世战中,军民总阵亡人数约余万人,1.3亿人在战争中负伤。此时的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国家之一,在对抗法西斯日本的战争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不完全统计也得有近多万人在战争中伤亡,本在这时候应该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御敌,但在当时仍然有近多万中国人(皇协军伪军)在帮着日本欺负自己人,实在是耻辱至极。在这些百万伪军中,有这样一个官职对日本起到了很大作用,这类人也就是日军翻译(我们称为:汉奸)。而这些人在被我军捉住后,还委屈的说:“为了混口饭吃,才身不由己”。这些汉奸翻译在当时可以说是高级知识分子,却忘记祖根,求荣取辱。虽然这类人戴着汉奸的帽子,但他们和日本侵略者不一样的是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配合日军,而非直接参与日军欺压迫害老百姓。但在老百姓眼中,他们是跟日军穿一条裤子,所以老百姓没有任何好脸给他们。其实在当时遍地都是文盲的时代,这类人也不是当了日军翻译就意味着过上了好日子,在日军手下可没这么好混,大部分的日军翻译多数是东北地区和朝鲜人,因为该地是日军控制最久的地区,饱受了日军的奴化和镇压,骨子里是非常惧怕日军,大多数干翻译也只是懂得简单的交流,地位是最底层的。而那些在日本留过学的中国翻译,因为翻译的更专业和准确,时不时还给日军出个对付自己人的好点子,因而成为日军宠儿,他们不但给高级日军军官做私人翻译,还会琢磨中国人的想法,想办法拉拢那些没有主心骨的中国军官为日本效力,其中就有这样一个中国高材生,大学毕业后直接去做了日军高级翻译,并且深受日军信任。此人就是日本帝国大学高材生,最早的留学硕士:夏文运(别名:何益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此人,他是辽宁人,也可以说是神童,12岁考进旅顺学堂,20岁就因各科成绩拔尖被保送到日本留学深造,四年后又考取了日本帝国大学。在当时是不得多得的拔尖人才,就连日本人提起他都津津乐道,为此日本在他毕业后日本就把他安排在了某参谋部做课长一职,但其实就是干翻译兼特工,在他为日军卖命的这些年,他目睹了数次中国人被日军迫害,祖国大地沦陷的消息围绕在他脑中。但他只能呆在屋里截取电台翻译情报,想帮助同胞,但心有余而无计可施。年,夏文运终于等来了机会,此时的日本借中国处于混战期间,想拉拢一批中国军官,这其中就有李宗仁,于是日本派了多人去说服李宗仁,但都无功而返,在日军官和知鹰二约谈李宗仁期间,夏文运做翻译陪同前去,在此前李宗仁已知道夏文运是个不可多得的高材生,于是在约谈期间,李宗仁秘约他,并说他是一位有德有才的青年,如今祖国命运到了生死边缘,希望它能深明大义为同胞出份力。而夏文运早有此心,便义不容辞答应了李宗仁会秘密配合他。年2月,夏秘密把日军板恒师团进攻临沂的路线密报给了李宗仁,随即李宗仁便派兵阻截,但日军攻势太猛,苦战一个月后,眼看到了危机关头,此时夏文云冒死又发来一条密报:“日军攻南北不动”,这条密报如同救命稻草,李宗仁随即抽调兵力进攻北部日军,不但解围还粉碎了日军的不败神话,打了自抗战以来最漂亮的一次胜仗,鼓舞了士气,可谓功不可没。但这次日军吃了败仗,也开始怀疑内部有鬼,于是夏和李之间的来往更加小心,虽然夏为中国舍生搜集情报,但由于身份特殊一直甘做无名英雄。直到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夏文运因露出马脚被日本特务下令逮捕,无奈之下夏逃亡太原,自此跟李宗仁完全断绝了联系。直到日本投降,他一直背负着汉奸的身份,李宗仁也去了美国,在中国更是无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国内没有人庇护他,于是他便找人偷渡到了日本,并和当地一女子结婚定居在东京,退休后的他经营一家料理店为生,晚年出版回忆侵华录《黄麈万丈》一书,但书中只字未提和李宗仁的事情。年,夏文运在东京去世,但至死都没有加入日本国籍,后人在整理李宗仁资料的时候才发现了他和夏之间的事情,夏文运才洗脱汉奸的罪名被世人熟知,虽然夏文云去世多年,但祖国和家乡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做的贡献,他的事迹被载入《大连人物志》,故居也被重新修缮,战争中还有很多像夏文运这样背负骂名却默默无闻为国为人民做贡献和牺牲的爱国英雄,我们都亏欠他们一句:“谢谢你们救了中国救了同胞!”览古今,无贤哲不以俭养德;观中外,无富豪不以节修身。简称“中外历史观”。本人历史群众一枚,只为兴趣相投,不图任何回报,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用文字去触摸帷帐下的真实。作者笔名:周行天下。观点各异,如有不妥或冒犯之处,请见谅并告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