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文让文学艺术融入多彩人生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贾利超通讯员张武杰李金富)在林州市文艺界有个颇有名气的才子,他不仅擅长写作、绘画,还能用一把普通的剪刀剪出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他就是来自林州市老干部大学文学创作班的杨玉文。他在潜心创作中收获幸福,把文学艺术融入多彩人生。杨玉文是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他创作的作品曾在《中国建材报》《深圳晚报》《河南时报》《工人月报》《河南电力报》《挚友》等报刊上发表。酷爱书画的他,书法作品还被《北京文学》《今古传奇》选用。年,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书《旗帜——红旗渠最美奋斗者人物志》中,杨玉文撰写的长篇纪实报告文学《天河里的红色印记》收录其中。文章满怀深情地叙述了老红军团长顾贵山竭尽全力支持红旗渠建设的动人事迹,该文荣获了林州市委宣传部优秀作品奖。此外,他撰写的《阎王爷》和《字如其人》两篇小说,刊登在《今古传奇全国优秀小说选》。杨玉文在上学时就对文学情有独钟,到企业上班后,他不想将青春荒废在机器旁,便在闲暇时向报社投稿。每次作品发表,他都备受鼓舞,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并不断发挥文学书画特长,汇聚向上的力量。杨玉文爱画画,从小他就对画画很感兴趣,看到喜欢的物品或者风景就用画笔画下来,而且还画得有模有样、十分逼真。在父母的鼓励、同学与老师的赞扬中,他愈发喜欢上了绘画。任何一样东西在他眼里都是一幅美妙的图画,甚至秋天路边飘零的落叶、干枯的树枝和小草,都能在他笔下呼唤出神韵。“喜爱是最好的老师,好学是成功的关键。”杨玉文说。小时候过年,他看到村里老人制作的转灯,觉得非常神奇。别的孩子会哭着喊着让家长买,杨玉文不一样,他仔细观察每一道工序,回家后再依样制作,糊上纸,亲手绘上各种喜庆的图案。就这样,转灯在他的制作下完成了。对于他来说,这一点满足感不亚于取得一项发明专利的喜悦。上初中时,班里的黑板报办得有声有色,这都是杨玉文的功劳。每次学校评比,他们班都是头奖。上高中期间,他更是彻底迷上了绘画,时时刻刻都在想如何画得更好。后来参加工作后,也正是因为善于画画,他被调入办公室工作。疫情防控期间,杨玉文创作了绘画作品《最美逆行者》,生动展现了抗击疫情的感人画面。此外,他的剪纸作品《爸爸早点回来》还荣获了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优秀奖。一个偶然的机会,杨玉文注册了中国书法网会员。他在论坛中试着将自己的作品发上去,随后受到不少老师指点。就这样,他越写越有感觉、越写越有信心,基本做到了每天都在练习。入驻网络平台后,他的作品得到很多粉丝的青睐,这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如今,杨玉文担任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还兼任林州市工艺美术委员会副会长。他在林州市民间文艺平台从事编辑工作,从不收取分文报酬。他说:“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行风艺德,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风清气正的行业风气。”(映象网安阳新闻,传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