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滔,大疆无人机创始人,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现任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年他与两位同学开始研究无人驾驶飞行器技术,并且成功让飞机起飞。
年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他创办了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几年的蛰伏期,大疆近几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到了年到年期间,大疆创新销售额增长将近一百倍,目前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当中,大疆的产品占据了七成,让中国制造在高科技领域当中崭露头角。
大疆CEO汪滔是一个执着率真且追求理性的人,“这个世界太笨了,笨得不可思议。”汪滔在为数不多的采访中曾坦言道。
直升机·童年梦
年,汪滔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位工程师,母亲是教师。
别的孩子看完了漫画书直接就扔到了一旁,而他却被漫画中的红色直升机所吸引,久久难以忘怀,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关于直升机的种子。
后来他为了了解直升机又迷上了科普漫画和航模读物,但是他一直都没有见过真正的飞机。他真正拥有自己的遥控直升机还是在高中的时候。
因为他的成绩一直不冷不热,说好也算不上好,说差也算不上差,但是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自然有望子成龙的期望。
为了让他好好学习就许诺他一个遥控直升机,汪滔一下子有了学习的动力,他遗传了父母优秀的基因再加上人也聪明,成绩一下子就冲到了前面。
最终,他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遥控直升飞机。就这样,他与无人机结缘于此。
大三时,他选择了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作为自己的毕业课题,还拿到了研究资金,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最终在毕业时展示了自己的课题。
原以为自己会得到老师的认可,却只拿到了刚刚及格的评定,毕业带来的迷茫本就让人压抑,现在毕业课题的评分又比较低,就在考研无望,准备出去找工作时,李泽湘教授,这位汪滔生命中的第一位贵人相中了他,并推荐他继续在港科大读研。
图片来源:香港科技大学,右一李泽湘,右二汪滔
跌跌撞撞地启程
年,还在港科大读研究生的汪滔和两个同学拿着筹集到的万港币在深圳车公庙一间不足20平仓库里创办了大疆。
他整日里只想着怎么做好产品,做好之后也不搞营销,以至于他一直没有怎么挣到钱。
后来也招到了一些人,可是汪滔总是在下班时间给他们打电话要求完成工作,一旦他有了想法就不分时间地点想要员工立刻实施,很多员工都受不了。
再加上他的个性很强以及完美主义的性格总是要求别人一下子就做好这件事,公司里的员工对他的评价并不好,因此刚刚创业初期就有不少员工离职,甚至还有人将他的技术成果带去了别家公司。
此时,李泽湘教授再一次向他伸出援手,他与哈工大深圳校区机器人方向的教师朱晓蕊一起向大疆投资万人民币,并将哈工大机器人专业的第一批研究生带去了大疆公司。
8年,汪滔与研发团队推出了大疆第一款较为成熟的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XP3.1。XP3.1是专门给传统遥控模型飞机安装的自动飞行系统,并不是无人机产品,这款产品可以让模型飞机在无人操作下,实现在空中自动悬停。
市面上并没有多少人做这种产品,汪滔将信息放在网上,通过论坛爱好者的自来水推广进行购买。每个月20来台,每台2万多的价格,让公司一年能有万的现金,刚刚实现盈亏平衡。
技术为灯精益为尺
虽然有市场,但是汪滔认为体积过大,需要改进。在第二套产品推出之前,汪滔推掉所有军方、政方的订单,一心将心思放在技术升级上。
第二代此套系统就从两个烟盒大小变成一个火柴盒的体积,加上工业设计美观,性价比高,大疆的业务进一步拓展。
年,汪滔在飞行爱好者的论坛上发现一个热帖,里面正在讨论有关市面上流行的多轴飞行控制器,汪滔一下明晰了大疆未来的研究方向。
随后推出的多旋翼飞行控制系统“Woo-Kong”系列让大疆瞬间从整体年入百万跨入单个产品收入过千万的门槛。但汪滔知道,这离自己梦想中的直升机模型还有很长的距离,他不敢就此休息。
“我们始终没有做出一款真正的无人机产品,这些都是‘easymoney’,不符合我的方向,我是做产品的人,我只想把产品做好,让更多人使用。”
年初,消费级多旋翼航拍一体机“Phantom”(精灵)问世,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砸下一颗重磅炸弹,易操作、易飞行、外观漂亮、价格实惠,一经推出订单破万。
最先开始的“精灵”需要搭载GoPro相机配合使用,没人觉得不妥。于是大疆北美区CEO科林擅自签订与GoPro的协议,协议中GoPro将获三分之二的销售利润。汪滔绝不允许此类事情发生,立即将科林辞退,解雇北美大部分员工并拒绝承认协议内容。
没有了搭载摄像头,汪滔决定自己研发相机。年3月,大疆推出“精灵3”,这是大疆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式四旋翼无人机,搭载自主研发的数字图传和三轴云台,“精灵3”的集成度极高。后面收购“哈苏相机”,顺利解决了图像画质等问题。
但这远远不是汪滔所满足的,他曾说“自我革命”才能带来源源不断地创新。
年9月大疆推出“Mavic”小型折叠无人机,对半年前的“精灵4”系列进行全面升级。这种“自杀式”自我革新让“Mavic”一经推出便惊艳了世人,“精灵4”的市场面临严重挤压。
后面几年大疆陆续推出手持云台“灵眸”、穿梭机、植保无人机等产品,汪滔和大疆正在积极探索无人机更多赛道和可能性。
华尔街日报曾评价道:大疆是首个在全球主要的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这家公司在遭到美国政府重重阻截后,在北美仍然保持居高不下的市场占有率,其购买者包括美国军方。
汪滔一手创立大疆并牢牢握权,成立近20年,从未融资,发展全部依靠现金流。公司15%的资金用于研发,研究型员工过半,大疆90%的技术、拼装为自主研发。
汪滔想要的就是“好好玩一把”,他觉得“只看钱和名的人,太low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