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安(--),原名高瑞泉,为现河北唐山滦南县人,是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抗日英烈。
与很多在冀东抗日暴动中才参加革命的同志们不同,高小安在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才十六岁。而他为了入党也历尽了坎坷。年,在东三省服刑的父亲从关外回到故乡,向他讲述了沦陷的东北是如何遭受日军的蹂躏。正是父亲的亲身经历,让他暗暗下定决心,要为抗日救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年末,高小安结识了受中共顺直省委指示以军事教员身份潜伏在冀东的地下党员姚洗尘,他们既是同乡又有亲戚关系,他告诉高小安,只有找到共产党,才有挽救中国的希望。在历经了半年磨难之后,年,16岁的高小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他年纪太小,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时任中共京东特委书记的李运昌同志才为他取了个“小安”的化名。
图片来源网络年6月,震惊中外的《何梅协定》签署,华北地区彻底沦为日本人的囊中之物,受中共京东特委指示,高小安在家乡创立了路南游击队。在当时,党组织在华北地区的活动尚在初期阶段,经费严重不足,高小安便说服父亲,将自己家中的12亩薄沙田变卖,换来了队伍的活动经费。在高小安的带领下,这支队伍锄汉奸,惩恶霸,消灭了王玉屏等叛徒汉奸。为我党日后在冀东一带开展工作打好了坚实基础。
年,冀东抗日大暴动爆发,高小安被任命为抗联十三总队总队长。在此期间,他通过个人关系,主动登门拜访,让李贯一和吴紫阳等人都投身了革命,为抗日做出了贡献。是年10月,暴动失败,队伍西撤平西整训,但高小安的十三总队分析形势,决定留在冀东。当时暴动失败,冀东的群众基础和党组织破坏严重,日伪军也趁机报复,疯狂杀害参加革命的战士和家属。高小安根据敌我形势,将队伍化整为零,开展游击战争。并一举击毙了一个作恶多端的伪警备队长。
时间来到了年,抗战进入了最为困难的相持阶段,日军为了加强统治,在冀东推行“治安肃正”运动,因汉奸王子林出卖,高小安家乡18名群众被日军杀害,高家宅院被日军烧毁。正在山区开展工作的高小安听说了这件事,悲痛万分,也更增加了自己的抗战决心。他化名林海山,寓意着自己的抗战意志如山海般牢不可破。
年初,高小安受组织安排到抗大二分校学习,在抗大,高小安成绩突出并担任见习区队长,受到了校党委嘉奖。在一年学业期满后,他重返冀东,带领路南工作团用不到半年时间开辟了多个村庄,并开展“三打”运动,捣毁敌人的公所,剪断各据点之间的电话线,使得敌人成了“瞎子”,“聋子”,“拐子”。受到了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的通令嘉奖。
但不幸的是,就在抗战胜利的前一年,日军出动坦克部队对冀东根据地进行扫荡,高小安决定利用河岸的地势进行伏击。战斗中,为了接应和掩护其他同志,他将坦克引向了自己身边,在敌人密集火力之下,高小安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高小安烈士纪念碑如今,在高小安的家乡,人们为他立起了纪念碑,当年他最亲密的战友李运昌司令员为他亲笔题词,如今他战斗过的地方已经是一片欣欣向荣,每年的清明节都有很多人来祭拜这位先烈,向先烈致敬,高小安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