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部名为《伪装者》的电视剧很火,这部影视剧讲述了抗战时期,谍报工作者为了刺探重要情报,而冒险潜伏在敌人内部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演员和情节都十分不错,故此电视剧得到了诸多正面反馈,深受观众的喜爱,通过这部电视剧,许多观众都知道了谍报工作者的不容易。
他们肩负重要任务,内心对这个国家爱得深沉,明面上却不能显露丝毫,还要装出一副汉奸的嘴脸,有时还要遭受同胞的嘲笑和辱骂,他们勇敢、智慧、冷静,是最让人敬慕的一群人,他们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但他们要一直潜伏在幕后,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有人知道他们的故事,甚至还要背负骂名,抗战时期,有位英雄就是如此,对他自己的英雄事迹闭口不提,如果不是李宗仁提起,他的英勇事迹就将埋没于尘土之中,再无一人知道。
年,刚满二十岁的夏文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留学名额,并于当年赴日本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留学,之后他又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年,顺利完成论文答辩的夏文运回到老家大连。那个时候,大连实际上已经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了,而年出生的夏文运,他的成长历程深受日本文化影响,但是夏文运从未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年,日语出色而且学历又高的夏文运,被日军参谋部看中,成了第二课课长和知鹰二的翻译。夏文运就这样成为了一个鬼子翻译官,日本人对他十分信任,也看中他的能力,希望能将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军官,为日本军方效力。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还处于军阀混战的时期,侵华日军为了在华谋取更多利益,对中国的地方割据势力进行拉拢谈判,希望能挑起地方势力和国民政府更大的矛盾,促使中国能一直分裂下去。
年,和知鹰二就经常去找李宗仁谈判,妄图收买李宗仁,担任翻译官的夏文运就这样走入了李宗仁的视野里,经过多次的接触,李宗仁发现夏文运是一个十分有主见和气质的年轻人,搞不懂他为什么会给日本人卖命,故此就私下找了一个机会,约夏文运见面,希望能策反夏文运。李宗仁问夏文运:“我看你是位有德有才的青年,如今祖国残破如此,你的家乡大连也被敌人占据,祖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你还能为敌人服务而无动于衷吗?”
没想到,李宗仁话一出口,夏文运便泪如雨下,言语真切的说:“如有机会替祖国报效,万死不辞!”就这样,李宗仁和夏文运建立了情报联系,为了保护夏文运,当时全中国只有李宗仁一个人知道夏文运是为国军收集情报的爱国人士,而夏文运表示不需要报酬,也不需要职衔,作为一个中国人,为国家效命是理所而当的事情。
年上半年,夏文运传出了第一份情报“日本派大批人员到印度支那半岛和东南亚国家活动”,由此李宗仁判定,日军将要南下,当时广西的省会南宁毗邻印度,李宗仁决定立马进行战略转移,将广西中心从南宁转移到桂林,此后夏文运又冒着暴露的危险,陆续从敌人内部传出诸多重要情报,这让国军对日军的战略意图和兵力分布有了深入了解,夏文运精准而又及时的情报,为中国抗战大方向导了航。
年12月份,日军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扩大战争优势,达到快速占领中国的军事目的,日军决定以南京和济南为基地,然后南北夹击徐州,达到贯穿南北战场的目的。这是台儿庄大捷的日军背景,12月的时候。夏文运就传出情报,日军13师团将从津浦线北上,李宗仁获取情报后,立马开始有针对性的军事布置,即令桂军第31军空心退却,诱敌深入,然后派遣张自忠等部在淮河以南施行歼灭。
年2月,夏文运又发来重要情报,板垣师团将从胶济路南进军蒙阴、沂水等地。李宗仁顿时心里有数了,布置兵力堵截敌人,尽管李宗仁得知敌人的进攻方向和兵力部署,但是双方战斗力差距悬殊,庞炳勋军团奋战到3月中旬,已经有快抵挡不住板恒师团的进攻了,此时南北战线都吃紧,根本没有多余兵力可以调遣,就在这危急时刻,夏文运又及时传来了情报!
这次的情报仅有八字:日军南动而北不动!李宗仁如获大赦,迅速抽调张自忠的部队北上援助庞炳勋军团,最终国民革命军成功在临沂歼灭日军三千多人,粉碎了日军两大师团会师贯穿南北战场的战略目标!这就是台儿庄大捷!此战,夏文运功不可没。
年,夏文运被逮捕,即将被审判处死的时候,他的妻子及时找到李宗仁,最后李宗仁出面保释了他,将其无罪释放,但是当时李宗仁并没有宣告夏文运的功绩,最后夏文运辗转香港,又从香港去往日本,与他的日本妻儿定居在东京生活,此后夏文运写了一本书《黄麈万丈》,书中对其抗日救国的事迹只字不提。
李宗仁在他的回忆录中详细记录了夏文运的英雄事迹和所作所为,最后夏文运的事迹才被世人所熟知。夏文运已经逝世多年,但是他的家乡没有忘记他的事迹,他的英名已载入《大连人物志》,他的事迹也将被世人传唱。
参考资料:《李宗仁回忆录》、《台儿庄战役的几个问题》、《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大捷台儿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