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词见》是清代况周颐编选的广西历史上第一部词作总集,于光绪二十二年()刊刻于金陵。全书二卷共收录24位广西籍词人的作品首,其中收录有周尚文词作21首。
《粤西词见》
象州词人
清代广西词人周尚文系象州人,并非《桂林市志·人物志》中所记之为桂林人,柳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刘汉忠先生在《词人周尚文》(载于《广西文史》年第1期)一文中已作详细辩析,此处不再敷述。作为清代广西著名词人的周尚文是“象州人”在典籍中多有出现。
《粤西词见》中有“周尚文”小传,即“尚文,字释香,象州人。官广东知县。有《小游仙馆词》一卷。”
《国朝词综补》录周尚文词4首
清光绪二十四年()刊刻的《国朝词综补》(丁绍仪辑)卷四十一录有周尚文词4首,小传亦云:“周尚文,字释香,象州人。官广东知县。有《小游仙馆词》。”
《国朝词综补》周尚文小传及词作(一)
《清人词话》(孙克强、杨传庆、裴哲编著)中册也有周尚文的记载,即:“周尚文(生卒年不详)字释香,广西象州人,附生,曾官广东巡检,有《小游仙馆词钞》一卷。”
《清代广西绘画系年》(林京海著)也记有:“周释香,名尚文,象州人,附生,官广东巡检。”
查清同治《象州志》(郑献甫纂)下卷《纪人》“保举出身”中确有载,即:“周尚文,附生,官广东省巡检。”
清同治《象州志》周尚文之载
另从《郑献甫诗选注》(刘映华注)之《题田生珥云为周郎释香作独秀峰图》注语“周释香,封川令张綮堂的幕僚,为主簿”,可知周尚文当时是广东省封川县主簿,时为咸丰七年()。
综上可知:周尚文,象州人,初为附生,后以保举出身而在广东省历任主簿、巡检及知县。
与郑献甫相交
周尚文与郑献甫都是晚清时期的象州人,又都有在广东的经历,两人自然是有往。在郑献甫的眼里,周尚文是一个学佛修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爱好聚客的词人,其《题周释香色空小照》一诗可为其证:
韩公辟佛何其迂,白傅佞佛亦大愚。
周家妻子何氏肉,两人仍自居半涂。
释香开士释者徒,读书好客今周瑜。
庇身不必一兰若,弹指可现千佛图。
轻裙长袖笑夹生,此辈毋乃非真如。
谁知西竺客,本是东国儒。
莲花世界即香国,贝叶文字皆明珠。
重以佳公子,兼之美丈夫。
倚声大笑作豪曲,铜琶铁板惊髯苏。
足下曾行万里路,胸中正有万卷书。
松风水月坐怀古,到眼万象如隙驹。
眼耳田鼻身意识,应有何必非应无。
何况渺渺倾城姝,吁嗟乎,何况渺渺倾城姝!
郑献甫《补学轩诗集》卷六之载
咸丰七年(),画家田瑚为周尚文绘《独秀峰图》,周尚文请郑献甫为之题诗,献甫即作《题田生珥云为周郎释香作独秀峰图》诗(见《补学轩诗集》卷六):
孤山卓立长江东,君山宛在平湖中。
一盆一盎贮一石,气象太小难为容。
旁人竞赏我窃笑,恨不来看独秀峰。
城垣如岸地如水,突出一朵青芙蓉。
八年相依作寓公,一旦独往随渔翁。
丹崖翠壁若在眼,回首已隔行云踪。
周郎好事召田子,浅描淡写何其工。
四无所傍起平陆,千有余仞撑高穹。
苍茫四顾若无地,上挂初日旁惊风。
参差万瓦置其麓,今之棘院前藩宫。
延年读书石可辨,孟简题字苔已封。
图成示我欲索句,垒块触我平生胸。
风尘涨天象台杳,鼙鼓动地尧山空。
我惭久客不归里,子亦短簿聊易农。
陈蕃下榻且暂住,志和泛宅俄相逢。
故乡分散故人聚,朝夕对此生敬恭。
吾与子兮蜃与蛩,不知何日重扶筇,书此一讯惊飞蓬。
象州文昌洞(鹿到岩)石刻
象州城西不远有文昌洞,俗称六道岩(或称卢道岩、鹿到岩),是古代象州的名胜之地,周尚文曾写有《百字令·游鹿到岩》一词:
鬼工神巧,是何年开辟?山中灵境。
洞口云封尘不到,顶上圆光如镜。
(原注:岩中顶有圆隙,漏入天光。)
石乳垂青,土花围紫,草色遥相映。
一声长啸,恍闻山谷鸣应。
不辨人影依微,虫痕曲折,别有通幽径。
藓壁玲珑沙篆古,点缀壶天奇胜。
自可春云,炉宜煮雪,引我移家兴。
行吟未足,隔林红日将暝。
六道岩(鹿到岩)前旧有亭子,郑献甫当年曾撰有《募修文昌洞山亭启》,号召修复重建。亭子建成后,周尚文与友人同往并写下《满江红·与刘子技茂才嗣向筑亭象州鹿到岩侧,落成,题壁以词》:
三里晴光,好消受春秋佳日。
凝望眼,远天浮翠,长江流碧。
风静野花同石语,云间老树如人立。
想依稀群鹿到岩前,留灵迹。
开生面,楼围席,裁别体,亭遮笠。
恰高高下下,疏疏密密。
暮弟梅兄琴酒伴,樵童渔叟烟霞客。
趁清闲各办买山钱,游山屐。
词集留世
周尚文的官位虽然不高,但他在词坛的地位却是甚高。
王拯(--),广西马平(今柳州市)人,为桐城派古文广西五家之一,也是著名的词坛大家。同治五年(),王拯告老自京师南还,至广州探访亲友时,与周尚文不期而遇。周即以《小游仙词》请为校印,王拯阅后很是赏识,慨然为其词集写下《序》言:
夫人生苟自列于文艺之林,岂人之幸也哉?而况乎为词人哉?夫明试以功,则敷奏以言,依永和声,律谐而已。至于意内而言外,非其中有不已乎。故河汉炼颜,缪诸仙语;江亭烟柳,艳以劳思。霜浓马滑,哀弦乃被于歌终;月下梅边,蔓声遂鬯其风调绮靡。凋秦而降,乐府斯沦;琅汤山水方滋,后村有派。盖道既屡穷而心为尤苦矣!吾粤柳者,星垂乌嗉,地涌象台。群舸一曲,来自夜郎之西;湘君九歌,闻于夏路以左。释香先生内美姱修,早矜奇服。饫糟醨于经籍,拓襟负于关山。仆自弱龄,即闻馨逸。册年为棹,伤蒲柳之先衰;倾盖交衢,敬梓桑于老宿。偶强为解事,使反而歌。偏引以同声,闻跫斯喜。盖丙寅夏秋相遇广州。承以所著《小游仙词》通若干阕,命仇定之。风旨之微,则李殉、孙宪也。节拍之谨,则美成、邦卿也。孤云野鹤,时远踔于风尘;铁板铜琶,亦豪情于歌酒。独至哀絃左腹之问,尤深峭病金疮之叹。思弥窕者,境转上;神益削者,音且欷。此退之所以诵古心,溧阳所以羁卑位乎?昔吾乡耆旧好为诗者,往往爱攻《主客》一集,尝与海内知言者述而心折焉。为其取径微而用意贞也。不谓释香之词,又有会焉。得江山之气,大放辞于玉佩琼琚,均时命之衰。古著书者左、迁、扬、马,蒙且老矣。矧唯君乎?既妄点勘,亟怂剞劂。异日论词人,于西峤片玉斯存。不才愧嗣,响于中仙喤音。聊引。
王拯在文中从词论开始,援引广西词学情况,进而推出周尚文的崛起,既有“吾粤柳者,星垂乌嗉,地涌象台”等(“象台”是象州的别称,时属柳州府所辖)同乡之情的暗喻,又表达了对周尚文的赞赏,后又以古今著书者为对比,又结合广西的现状,再次肯定了周尚文作品声情均美、成就斐然,用情至深,期许更殷。
广西著名词人倪鸿(临桂人)曾写有《减字木兰花·题周释香(小游仙馆词)后》(见《国朝词综补》卷十六),称赞周尚文“天厚吾乡生此老”。
《国朝词综补》记载倪鸿对周尚文的评价
晚清词坛巨擘况周颐在《粤西词见》中评价说::“耘劬题周释香词云:‘天厚吾乡生此老。’相重爱之意溢于言表,可以药薄俗倾轧之风矣。故山回首,同调几人,余敢不思所以传耘劬耶?”“释香先生词,气体深厚,异乎世之小慧为词者。吾粤词人,诚寥寥如晨星,然皆独抒性灵,自成格调,绝无挨门傍户、画眉搔首之态,可传以此,不传亦以此。吁,可慨矣!”
由于得到了王拯等名家的肯定与支持,周尚文词作结集《小游仙馆词钞》一书在清同治6年()得以正式刊刻出版,目前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仍有保存。
但由于世事变迁,古籍遗失,当世之人(特别是广西来宾象州之人)极少知晓周尚文这位象州籍的著名广西词人,是为憾事!
中央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重视,近期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笔者窃想:为延续象州千年脉,是否可以将周尚文等家乡名人的作品进行整理校注并公开出版?吾辈愿为之且努力!
附:清代《国朝词综补》(丁绍仪辑)收录周尚文的4首词
菩萨蛮
秋风吹破梧桐影。池塘水浅鸳鸯冷。澹沱夕阳天。芙蓉红可怜。爪筵才乞巧。又是中秋了。明月照楼心。楼心几许深。
好事近·客夜
夜气逼疏棂,那禁月凄霜冷。听到荒鸡三唱,恰村更将尽。一群征雁起平沙,残梦又惊醒。迢递家乡何处,只天涯偏近。
洞仙歌
个人咫尺,在银塘西畔。金漆双扉镇长掩。任衾痕叠翠,帐影流黄,闲自把、十二阑干倚遍。时当三月暮,略记前宵,笑靥涡圆耐人看。莫唱惜分飞,花太娇红,终未免、
粉愁香怨。叹妒雨狂风正纷披,早一寸心灰,九回肠断。
《国朝词综补》周尚文词作(二)
琐窗寒·春阴
漠漠非烟,蒙蒙似雾,淡浓云翳。朝晴不稳,酿就薄寒天气。怪夭桃、将开未开,东风竟日长如醉。任柳腰舞困,迷离倦眼,乍眠旋起。空际,重凝睇。早麴渐生尘,铅仍成水。饧箫巷陌,却又冷清清地。悄无人、苔痕上阶,熏炉香扑帘纹腻。只些时、燕暝莺昏,好伴春憔悴。(吴孝斌)
(成稿于年5月15日上午)
特别提示:未经本人同意,媒体、网络等不得转载!